论新形势下我国保税区的功能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种具体形式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决定着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保税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决定着保税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关于保税区的功能定位问题,一直是保税区工作者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保税区功能分为主体功能和附属功能。由于主体功能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拟就我国保税区主体功能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

      尽管我国保税区运作起始时间不尽相同,但各保税区的功能设置比较类同。根据各保税区《条例》或《投资指南》将我国各保税区主体功能列表如下:

      保税区名称 主体功能

      大连国际贸易、转口贸易、边境贸易

      天津港 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

      青岛国际贸易、生产加工、保税仓储

      上海外高桥 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货物储存

      张家港 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

      宁波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

      福州马尾对外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运输

      厦门象屿国际贸易、对台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

      汕头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运输

      广州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国际商品展示

      深圳沙头角 出口加工、贸易

      深圳福田国际贸易、仓储业、高科技和技术先进工业

      深圳盐田港 转口贸易、仓储

      珠海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

      海口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

      1994年5~6月间,我国在天津召开了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简称“天津会议”)。作为我国设立保税区以来召开的最高层次的、专门研究保税区工作的会议,“天津会议”在总结了当时13个保税区运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保税区功能为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会议要求各保税区围绕这三大功能开发,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保税区应把出口加工业务作为首选功能。“天津会议”对保税区功能的权威性界定,成为各保税区选择功能的基本依据。这进一步加强了各保税区功能定位的类同性。

      二、选择原则

      明确保税区功能选择的原则,是确保保税区功能选择更具科学性的关键。保税区功能选择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国际性原则 在考虑保税区的功能选择时,应更多地参照国际惯例,力求与国际经济更好地进行衔接。保税区作为90年代初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向深度、广度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其肩负着吸引外商投资、将国内企业带入国际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因此,对保税区功能的选择,必须充分体现国际惯例,才能使保税区经济更好地溶入国际经济洪流之中,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同时,我国保税区是参照国际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设立的,这不仅要求保税区的硬件设施(如隔离设施)应符合国际通行标准,也要求保税区在软件上(如功能定位)应实现与国际的衔接。

      2.特殊性原则 保税区功能的选择,应充分体现保税区经济的特殊性。保税区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以及各种各样的开放区一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种具体形式。但是,保税区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种类型的开放区具有根本区别,即保税区是由海关实施监管的特殊区域。这就决定了保税区经济具有特殊性。经济特区及各类开发区经济的起飞与发展,靠的是优惠政策的拉动,是一种政策拉动型经济。而作为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政策拉动型经济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因此,经济特区政策“普区化”,“普区”政策“特区化”已成为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特征。而此时出现的保税区,很显然一开始就应摒弃政策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型,选择功能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型。因此,保税区的功能选择与已有多年发展基础的经济特区及各类开发区相比,应有其本身的特色。否则,保税区再步经济特区及各类开发区的后尘,不仅不利于保税区的竞争与生存,更使保税区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3.服务性原则 保税区的功能选择,应充分体现保税区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天津会议”精神,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之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里关键是保税区必须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利用外资、外技只不过是保税区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手段。至于是否在保税区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外资、外技,则并非是重要的问题。如果通过保税区功能的合理定位,带动了区域引资、引技的发展,保税区对经济特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则可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这可使保税区实现其最佳经济价值。因此,对经济特区及其它开发区而言,保税区不应是一个竞争性的经济体,而是一个服务性的经济体。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应为经济特区、开发区乃至全国最大限度地引进外资、外技,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4.协调性原则 保税区功能的定位,应充分考虑保税区近期的繁荣与长远的发展目标相协调。保税区作为新兴的开放型经济区域,建设任务、发展任务较重,各保税区追求近期的经济繁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对保税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在近期繁荣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功能定位不仅会导致保税区的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而且会造成保税区政策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样道理,如果保税区的功能定位过分强调保税区的长远发展目标,忽视了近期的经济繁荣,那么,保税区将会失去打好基础的机会,保税区的长远发展目标也会因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变成“海市蜃楼”。因此,对保税区功能的定位,既要考虑保税区近期的繁荣发展,又要考虑保税区的长远发展目标,使两者得以协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