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厦门7月3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厦门经济特区在今年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攻坚中,围绕市场主体加快经济体制创新,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5月全市工业经济态势良好,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13.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08%。 前5 个月GDP实现171.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财政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23.23%。 为了树立市场经济体制强势,厦门市成立了转机建制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石兆彬和市长洪永世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提出从五个方面继续完善这一框架目标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和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稽察。今年8家市属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在改制,至此,全市国企改制面累计可达80%;市里选聘18名稽察特派员和助理特派员,兵分六路进入国有重点企业。目前,在9 家国有产权运营主体公司中,共有74.02亿元国有经营性资产进入运营,占全市144.07 亿元经营性国有资产总数的51.3%;委托授权运营的国有企业155家, 占市属国有企业总户数299户的51.84%;已连续6年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由原厦门新华玻璃厂改制的中美合资明达玻璃公司,5年净资产增值50%。 厦门电控厂控股外资企业ABB公司30%股份,3年分得2000万元红利,厂长许尔聪对记者说:“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才是国有企业的光明前途。” ——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建立金融、劳动力、技术、房地产、信息等五大要素市场基础上,厦门今年在更高层次上攀登。3 月份海关、口岸、联检全力营造“通关”绿色通道,5 月启动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最近又提出培养发展市场体系三大重点:即深化投融资体制发展资本市场,推进流通体制开拓国内外市场,围绕中小企业放开搞活,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鼓励上市公司发挥好在国内外的再融资功能。到今年4 月厦门路桥股票上市挂牌交易时,全市已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42家,上市公司16家,其中,台资企业“灿坤B股”先后在香港、 日本和美国直接发行股票融资。厦门上市公司板块强劲,募集资金占福建省30余家上市公司募集总量70%以上。 ——加快政府职能转轨。今年,厦门结合第二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行现有项目法人招投标试点,把政府对项目直接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改审批权为直接登记备案制;全市验资评估、交易代理、监管咨询、公证仲裁等中介组织开始规范管理。到5月底全市发展三资企业4013家, 私营企业6882家,个体工商户32671户,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30 万人之多,几乎是国有企业员工的两倍。 ——法规是市场经济的必要保障。厦门市新出台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造的实施办法》,为私营企业“共和集团”今年购并国有企业半导体器件四厂铺平了道路。日益完善的“台商投资保护条例”,推进了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台湾百家大企业中有15家落户厦门。台湾成为厦门第五大贸易伙伴,对台贸易累计约80亿美元。据悉,从1994年10月厦门获得立法权至今,共立地方法规53件,政府规章75件,保障了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 近3年,厦门市GDP连续以18.25%、21.36%和15.7%幅度递增,人均GDP分别为2.41万元、2.84万元和3.19万元。 去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42736元,财政收入也连续以两位数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