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传清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经济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台湾拥有全球比例最高的中小企业,并享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美称。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岛内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已为世人所瞩目,对中国大陆的企业改革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殷鉴价值。本文拟就台湾中小企业的演变与特征、贡献、困境与出路以及对大陆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等问题作一系统探讨。

      一、台湾中小企业的嬗变轨迹及其运营特征

      台湾中小企业的成长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演变时期:

      1.初兴发展时期(1945—1960年)

      1945年,台湾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光复,被压抑达50年(1895—1945年)之久的民族工业获得新生。台湾当局接管了日本在台的企业,并先后将一些零星企业售与私人经营,民营中小企业由此萌生。1949年国民党政府自大陆迁台后,岛内人口激增,消费资料需求旺盛,大批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的中小企业应运突起。1953年以后,随着台湾当局实施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因应获得初步发展。总体而言,1945年至1960年,由于台湾资金严重短缺,整个金融体系又极不健全,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因告贷无门,基本上是处于惨淡经营的初创阶段。促进这一时期中小企业萌芽并初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售让政策的扶持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推动;二是大陆私人资本的流入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1949—1953年间的“四七减租”、“公地放领”与“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土地价格下降,促使土地资本转向工商业,从而促进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2.蓬勃发展时期(1961—1984年)

      台湾中小企业的迅猛崛起乃至蓬勃发展肇始于60年代。1961—1973年间,随着台湾当局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扩张,在政府对中小企业辅导政策的扶持下,各种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相继崛起,并借助廉价劳动力的比较成本竞争优势,迅速进占国际市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取代传统农产品成为台湾出口产品的最主要部分,中小企业成为台湾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主力军。 1974 —1984年间,国际经济因全球性的石油危机而渐趋萧条,台湾的出口导向经济也深受重创。台湾当局因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推行“稳定中求发展”的发展策略,实施第二次进口替代政策,重点发展以重化工、机械、电子等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也顺应产业调整的趋势稳定成长,有的发展成为重化工产业中心工厂的卫星工厂,有的发展成为高科技跨国厂商的代理工厂。但就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仍然维持各自的行业特色,致力于产品品质的提升与产品种类的更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升级转型发展时期(1985年至今)

      自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高科技新产品不断涌现,生态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劳工成本低廉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渐趋激烈等岛外因素的影响,随着台湾当局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台湾中小企业进入了升级转型的发展时期,众多的中小企业正致力于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技术层次上,致力于提高企业技术的档次与企业生产自动化作业的程度,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在组织结构上,由分散经营走向联合发展,实行网络化分工协作;在投资方向上,纷纷将资本、设备移师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以及祖国大陆,掀起了一股股“西进”、“南向”的投资热潮。

      综观台湾中小企业战后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运营模式凸现出以下四大显著特征:

      第一,企业资本投向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台湾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中,台湾当局推行的官(营)民(营)企事业“垂直分工”的产业政策使台湾经济型态呈现出明显的二元产业结构特征,其中官营企事业掌握着岛内经济的“上游部门”,而民营企事业则局限于“中游产业部门和下游产业部门”。有学者称:“台湾经济中的产业组织与企业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官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二重结构”。(注:〔日〕隅谷三喜男、刘进庆、涂照彦:《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典型分析》,143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在台湾整个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居主导地位,其资本的投向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中下游产业部门为主,技术层次普遍较低。

      第二,企业资本来源以依赖民间借贷为主。台湾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其创业资本大多筹自业主的积蓄和亲友的支助。由于自有资本短缺,加之企业内部积累又偏低,故其运作资金大多依赖于负债。有关研究资料显示:1972—1989年间台湾中小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多高达70.19%,比大企业(59.35%)高出近11个百分点。(注: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小企业之财务管理》,114页,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1992。)90年代以来,这种高负债状况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就其负债结构而言,其80%以上的负债集中于短期的周转性流动负债。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弱,缺乏抵押品,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公开,官办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办理中小企业贷款,使得中小企业向利率较低的金融机构融资极端艰难,再加之中小企业以商业本票或短期票券方式融资极少以及无法以发行公司股票的方式从公开市场上募集资金,因此,其负债大多来自于地下金融市场,且主要依赖于高利率的民间借贷。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资金大约有60%来自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过度依赖于短期的民间借贷,使得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偏高,束缚了其应付市场竞争的能力。缺乏法律保障的民间借贷也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