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到港珠都会区

——兼论香港的经济发展方向

作 者:
段樵 

作者简介:
段樵 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

原文出处:
改革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过去20年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过程与贡献常在“外地直接投资”的理论范畴中分析,而策略涵义也据此导出。究其实,以香港投资的规模、技术优势与投资项目的分工性质而言,香港对邻近地区的跨境投资如视为都会区在市场机能下的自然发展,并在此一架构下分析,则其策略涵义的讨论或更为周延。

      本文概要探讨香港经济的服务业化与港粤的相依成长,以论证前一设想。并在设想成立的前提下,探讨香港的跨世纪经济发展策略。

      一、香港经济的服务业化

      自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港粤两地的经济发展即密不可分。香港在政府“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之下,80年代仍得以平均8%的成长率与东亚其余三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分庭抗礼,不能不归功于制造业在广东的跨境生产,保持了香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并带动了服务部门的成长。而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由一个基本内向、农业居首的省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外销导向、工业为主的经济体,亦与以香港为主的境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至1996年止累计共506亿美元)有着决定性的关连。外资提供了资金、技术、管理与国外市场,带来了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含深圳、珠海特区)的飞跃发展(表1)。港资在过去10年中,稳定投入广东,比重一直占着外资总数的七成以上。1996年起其势始稍缓(表2)。

      根据广东经济年鉴,历年在该省注册、由港澳商人兴办的三资企业近5.3万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86%。由于此一数据未经更新,1997年广东省有关研究单位核实外资企业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资料库。

      

      

      根据此库,三资企业共有37724家,其中港资企业占83.3%,澳门企业占3.5%,台资企业占5.5%,三者合共占92.3%。外资的行业分布又以制造业为主,共有30195家,约占82%。其中港资比例约近九成。

      此等港资制造企业,又以在港厂商的跨境生产或整厂迁移为主。根据香港政府1992年对电子厂商的调查,本地厂商每10间即有6间在广东设有工作场所(注:见香港政府工业署:《香港电子业技术经济与市场研究报告1993-1994》(英文)1994。)。作者在199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香港制造业者已有86%在广东(少数在其他省份)设有工作场所。形式以独资为主(48%),三来一补与合资等次之(注:见作者《香港的跨境生产与都会经济区的形成》,《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7月。)。

      此一跨境生产,导致本地制造业外移。商品本产出口自1980年起,逐步为转口出口取代。香港的总体经济渐趋服务业导向。尤其是80年代起政府策略性发展区域金融中心,有关行业蓬勃成长加上贸易、运输、餐旅、地产等行业以及相关、外围行业,支撑香港在90年代的持续成长。

      换言之,如就一个“独立”的香港经济来观察,由于毗邻地区开放的拉力、本地中小企业者(创业精神或牟利动机)的推动,加上政策上促成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政府策略,香港快速地(也许太快速地)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由表3可以观察到,原为经济主要支柱的制造业,在1987年对GDP的贡献已跌到22%,次于传统商业(24.3%);但对就业的贡献则仍居首位(34.1%)。经十年的演变,1996年它对GDP的贡献已仅占7.2%,对就业的贡献更下降到11.2%,相对的传统商业则略为增加:对GDP贡献25.4%,对总就业贡献34.7%。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金融业为主的“新兴商业”对GDP的贡献由1987年的17.9%增为1996年的24.9%,同期对就业的贡献由6.1%增至11.7%。仅计表1的香港三个主要服务产业,1996年已贡献总产出的60.5%与占就业人口的57.4%。据此事实,视香港为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应已十分恰当。在此一体系,再审视个别服务行业(表4)在GDP中的比重,则可见在GDP中,进出口业、零售业、饮食业与酒店业占传统商业产出贡献的绝大部分。由于进出口业者的营业直接与商品进出口有关,后三行业则可视为与在本地市场的内销服务与外销服务(游客消费等服务出口)有关。此一部份共占了传统商业附加价值总值的26.6%。

      

      在新兴商业部分,金融与地产二行业大约平分秋色,各占四成。由于香港在90年代已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部门的附加价值来源,当有颇大部分与区域金融活动有关。因之,金融服务出口,当亦构成本地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香港的服务出口自1987年以来,已成为弥补商品贸易赤字的主要来源(表5)。在本地国际贸易或经常账上的重要性已随香港的“后工业化”而益见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