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方向

作 者:
李力 

作者简介:
李力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研究室研究员

原文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保税区的区别

      1.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特征

      根据美国对外贸易区委员会条例的定义,自由贸易区是位于进口关港及其邻近地区的一个限制进入的场地,由委员会批准的公司主办,并在海关监管之下,根据公共设施的原则进行运作。从关税法和海关进入程度来看,自由贸易区位于美国关境之外。允许国内外的商品进入区内进行存贮、展示、组装、制造和加工,而不受正式海关进入程序的制约,也不缴纳关税或联邦货物税。当商品从自由贸易区运出时,如果商品是从美国出口的,可不缴关税;若商品正式进入美国市场时,在商品从自由贸易区转移出去时应缴纳关税和货物税。若商品在自由贸易区里进行制造,进口商可以按照制成品或国外零部件的税率支付关税,无论哪一种办法,税率都比较低。这样,使用自由贸易区可导致关税的降低。总之,自由贸易区是在设区国的政治管辖下的、处在关境之外的、受海关治外法权保护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

      2.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之差别

      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存在着以下几点主要差别:(1)保税区是在一国关境之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而自由贸易区是在一国关境之外,只需货物出区前就出区货物量进行海关登记。(2)保税区只允许在海关监管下对货物进行清洗、重装和分拣;而自由贸易区允许对货物进行储存、检验、重装、修理、试验、清洗、取样、展示、操作、混合、加工、组装、废物利用、毁损或再出口。(3)保税区不允许国内货物入区;而自由贸易区可允许国内货物入区,并与外国商品混合。(4)保税区对关税或联邦货物税不退税;而自由贸易区对于经海关同意进区的货物可予退税。(5)保税区的货物存储期限为2-5年(各国情况不同);而自由贸易区对货物储存期限不受限制。(6)海关监管方式不同。由于保税区的货物处于欠账的状态,所以采用保证或记账的方式是必要的,因而保税区必须采用帐册管理方式;而自由贸易区的货物因不处于欠帐状态,所以保证与记帐方式并非必要,自由贸易区主要考虑货畅其流为基本条件r而多数自由贸易区采取门岗管理方式,取消帐册管理之手续,这就大大地简化了运作手续,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了投资环境。(7)所发挥的功能不同。一般说来,保税区只具有保税仓储的作用,是一个终端,一般规模小、功能单一,只起到中转存放的作用;而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外高桥保税区已具备自由贸易区的雏型

      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经在货物存储、分级、包装、挑选、试验、取样、操作、混合、加工组装等商业性加工;综合功能的开发;允许国内货物入区,并与外国商品混合;税收优惠;货物存储期限以及“一线”实行备案制及区域整体的海关监管等方面突破了保税仓库区的界定,向自由贸易区的这些基本特征靠扰了,说明外高桥保税区具备了世界上自由贸易区的雏型。但是,在“境内关外”及放松外汇管制和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以及某些国际服务贸易项目的开放等方面仍然未有突破,与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及WTO所制订的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自由化政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目前外高桥保税区还不是符合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惯例和特征的真正的自由贸易区,但已具备自由贸易区的多数特征。这也正是保税区为什么要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外高桥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具备的基础条件

      经过八年的开发,外高桥保税区在形象开发与功能开发方面已具备自由贸易区的雏形,已脱离保税仓库形态向着具有综合功能的通用型自由贸易区形态发展。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具备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基本条件:

      (1)已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成为上海的一个新的经济生长点:1997年保税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9亿元,1998年预计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21.8%;1997年完成出口7.2亿美元,1998年完成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997年完成税收29.53亿元,1998年可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5%;港口吞吐量1997年完成476万吨,集装箱49万TEU,1998年可完成600万吨,集装箱60万TEU;已有3400家中外企业,利用外资累计42.4亿美元。

      (2)口岸产业基本形成:到目前为止,保税区基本形成以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仓储分拨、航运服务业及服务贸易业等产业为基本构架的口岸产业。出口加工已形成了以惠普、英特尔、IBM、飞利浦、JVC、先锋电子等跨国公司为主干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产业群和以德尔福、伊顿、FAG公司为主干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群,区内106家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达8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80%以上,且产品出口率达95%以上。国际贸易集中反映在进出口总额上,1997年完成27.67亿美元,1998年可完成30亿美元,增长8.4%;而转口贸易1997年为9537万美元,1998年可完成1.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仓储分拨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注册专业从事分拨业务的企业有60家,已吸引不少跨国公司将其在亚太地区执行供货职能和分拨业务逐步转入外高桥保税区,并成为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供货集散地。外高桥保税区现有四个集装箱码头,又将新建三个码头,已开辟6条国际航线及15个航班,内支线7条,已形成为航线船舶停靠服务的装卸、维修、加油补给、货代报关、堆放及仓储等服务业。此外,保税区的金融业和租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区内已有8家银行和4家国际租赁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