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青年志愿行为

作 者:
泓清 

作者简介:
泓清 共青团中央国际部 北京 100051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志愿”是青年志愿行为的核心,具有普遍意义的志愿行为是分析青年志愿行为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是人的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矛盾关系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改善社会的综合现象,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和终身学习是志愿行为过程中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志愿行为的发展依赖并且要求有其独立的动作机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青年志愿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而且在政策、经费、舆论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中的这种志愿行为,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

      一、志愿行为及其产生

      青年志愿行为的核心是“志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一般意义的志愿行为都是分析青年志愿行为所不可逾越的基础。

      “志愿”,汉语亦作“自愿”,是一种独立的意思上的表示。志愿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源于朴素的善良的天性的陌生协助,到邻里之间的慷慨之举,无不包含着这种平实的思想。东方的佛教以及西方的基督教影响下的积德行善之举,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志愿行为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的表现。千百年来,志愿精神作为各个民族的文化及社会活力的重要因素,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上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东西方社会型态的不同,近一百年来志愿行为的发展及演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简单地讲,志愿行为呈现出“西强东弱”的局面。

      今天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开始于西方,更确切地讲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全面建立之后,志愿行为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更具社会价值的新阶段。因此,要研究志愿行为不妨先看一看西方社会对此的有关解释。

      在志愿行为之上, 英文中有一个更大的概念叫作志愿主义——VOLUNTARISM。VOLUNTARISM是一种以改善社会为目标而行使自由意愿的主张。一般认为,志愿行为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它通常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等特征。

      现实是一切科学分析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分析志愿行为,我们还是沿着它的发展脉络进行考察。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提高的水平。而“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正在于它破坏了使得生产者愚钝和没有可能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旧有的狭隘生活条件”,“这一经济过程在社会方面的反映就是‘人格的普遍提高’”。经济的发展使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以较好的满足,同时还带给人以更为深刻的思考和崭新的实践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人生责任意识,空前开阔了人的视野范围,大大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促使人的需求从本能方面较多地转向更高层次的理性发展,推动了从以个人为中心到关心社会的观念转变过程的完成。

      在资本主义的行程中,我们注意到,个人价值的作用及地位得到广泛的承认和鼓励,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区别于利己主义EGOISM)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前进的活力与生机。而另一个现实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之后,政府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和清晰,民主与宪政下的政府,虽然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但它的权利也受到了十分严格的约束,制衡关系中的政府,任何国家权利限度和国家行为能力的调整与变化,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为。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繁重的社会问题的大量存在,无疑给跃跃欲试的个人价值的实现造成了实践上的空间可能。

      诚然,依靠持续的企业活动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确是资本主义所为。但是在脱离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后,对财富的贪婪开始得到“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注: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 )(马克斯·韦伯语),社会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增强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种种丑恶和堕落充斥并影响着每个角落的背后,人性良知虽然麻木和冷漠,但依然存在,并未彻底湮灭。“在所有现代工业国家,尽管合法参与的形式和性质各不相同,但这些国家都普遍确认和强调积极的公民权原则”,(注:塞缪尔·P ·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第1页。 )而恰恰正是在“公民权原则”(THE PRINCIPLE

      OF

      ACTIVE CITIZENSHIP)这支大旗下,那种基于朴实情感的内心反应催生了志愿行为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似乎不可思议的客观事实。

      不妨这样来概括一下,志愿行为是在国家和社会的界限得以明确之后,人的本能与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矛盾关系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理性的改善社会的综合社会现象。

      有人认为,志愿行为正如中国古代“仓廪实而知礼仪”所言,它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使西方社会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这一现象,并且进而断言,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志愿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发达并不能完全保证良好行为的产生,屡有发生的为富不仁就是明显的例证。因此,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有悖于事实。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状况只是志愿行为产生的一个前提,因为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在经济的影响之外还有其它重要因素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