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青年观论略

作 者:
兰刚 

作者简介:
兰刚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地址:重庆市 邮码:402168

原文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直以史学家的厚重,以革命家的警觉,以战略家的敏锐,密切地重视着青年,关心着青年,指导着青年。特别是近些年,江泽民同志经常置身于青年群体之中,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视角发表了一系列体现时代主流精神、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年自身发展规律的精辟论述,对青年一代赋予了极高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又体现理论色彩的青年观思想。研究江泽民同志现时代的青年观,无疑对加强新时期的青年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价值。

      一种体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青年观,是对青年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就在于对青年价值赋予的根本状况,即青年价值观的水平和科学化程度。江泽民同志的青年观思想,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水平和科学化程度。1998年5月, 他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的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把青年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未来和青年的未来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藉此,对青年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江泽民同志的这一体认,首先传承性地反应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观点。马克思认为,青年在社会代谢中始终代表着最具生机的力量。列宁也强调,谁正确地评价了青年、客观地正视了青年的历史作用,谁就拥有了不绝的资源。而毛泽东,则用了四个“最”字来肯定青年,他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进而认为青年乃国家之精华,希望应寄托在青年身上。邓小平,对青年的评价和认同也是一往情深的,他说,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他盛赞,年轻人脑子灵活,记忆力强,年轻人有优势,具有一股“闯”劲,没有这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从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这几位杰出的经典作家的青年价值观思想不可不谓字字珠玑,恰当周延。从江泽民同志的青年价值观的语言表达和逻辑形式来看,无疑契合并传承了其精髓,吸收了其内核,是马克思主义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江泽民同志的这一体认,又不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价值观思想的简单契合和趋同,而是在考察了青年的历史地位、现实优势和肩负的跨世纪重任的综合因素后,得出的新概括和新提炼,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价值内涵。从历史的角度,江泽民同志认为:“是青年创造了像‘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这样的奇迹”,认为以青年大学生为参与主体所创造的“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年给予历史性评价。从现实的角度,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青年是一支思想活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社会力量,认为当代青年是可以信赖的。他说:“我们年轻一代的心是纯洁的,主流是好的。青年中有一大批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人,他们代表了当代青年的主流”。藉此,对青年抱以极大的信任。从跨世纪的未来视角,江泽民同志更是满怀深情,认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所在,是中国未来的曙光”,认为:“未来世界谁主沉浮?就是青年一代”。他“希望广大青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以上三个视角的有机互动,关联整合,奠定了江泽民青年价值观的体认底蕴。进而也为江泽民同志关于青年政治观、青年文化观、青年教育观、青年理想观、青年成才观的生成和丰富奠定了基础。

      一种厚望:莫负大好时光,努力增长知识

      迄今,已有一个世界性共识,即是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科学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且具有前瞻性、生长性质的人才竞争,一定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和竞争,谁具有丰富的青年人才的储备,谁就有了未来世纪的主动权、发言权。所以,江泽民同志从现实和未来的视角,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求广大青年“莫负大好时光,努力增长知识”。“青年人才应脱颖而出!”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迅速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当他看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年龄结构偏大,青年人才出不来的不正常现象,几乎是大声疾呼,“要重视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为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1998年会见部分“两院”院士时,江泽民同志一口气举出了许多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许多人出成果最多、事业最辉煌的时期都是在青年时代。他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38岁;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时是22岁,后来写成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29岁,发明电灯时是31岁;贝尔发明电话时是29岁;居里夫人发现钍、钋、镭三元素的放射性时是31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才2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时是37岁;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宙不守恒定律时,分别为30岁,34岁……《共产主义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还只有56岁,小平同志45岁,……西汉的贾谊死时才33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千古名句的《藤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死时也才27岁”。江泽民同志不厌其烦列数数例,可谓用心良苦。在他看来,新陈代谢,不分昼夜,年轻的总要代替年老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般规律,急切希望为青年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在江泽民同志那里,青年成才问题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江泽民同志从另一个视角出发,对青年珍惜光阴,迅速成才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说:“我现在急得很啊!急切盼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要成长和成熟起来必须有知识有本事,要比我们更有知识更有本事,要一代胜过一代!”特别是近些年,大凡有青年的重大活动和集会,他都主动地参加,并常常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青年上进。1992年5月4日,他和首都青年一起;1993年5月4日,他和共青团十三大代表在一起;1997年5月4日,他和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在一起;1998年5月4日,他和北大的学生在一起。他对北大学生满怀深情地说:“你们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当他看到南开大学优越的学习环境,深情地对广大师生说:“我非常羡慕你们学校有这么好的条件,真想来这里学习……”这些肺腑之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江泽民同志除了像这样的要求和启发,因势利导地要求青年莫负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之外,他还说:“世界上的知识是浩瀚的,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就必懂外文。一个人要掌握一门外语不容易”,认为“学什么都要花力气,没有天生不花力气就取得知识成果的人”。江泽民同志的这些厚望和反映出的思想,构成了颇具理性的青年学习观,是指导我们青年学习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