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隐私 情感无疑是“人类”这一名词的另一表征。自古以来,情感既是人类社会——心理文化的演进动力,又是构成心理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文明形态里,情感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在等级森严的农业文明里,情感处于被忽视、受冷漠乃至被禁锢的状态;而在高扬民主和平等的工业文明里,情感则处于被憧憬、受重视乃至推崇到很高的地位。情感价值在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定位,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 隐私是典型的个人化的内容或产品,包括三个层次:1)物理层, 隐私结构的外层物质部分,如个人的薪水、财产等;2)社会层, 连接着物理层和心理层,是隐私结构的中介部分,表现为个体的年龄、婚姻等;3)心理层,隐私结构的深层部分,是个体在社会认知、 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情感隐私是个体隐私心理的堡垒。情感隐私一般指个体恋爱、婚姻中的独特的或隐秘的情感经历和体验。情感隐私是个体隐私中最敏感、最具防御性和个性化的内容。 青年作为社会中最富活力的敏感群体,正面临着恋爱—婚姻这一人生选择,所以他们对情感的体验最丰富,而且对情感隐私的保护意识也最强烈。不过,情感作为隐私似乎在保护和披露之间面临着一种两难抉择,或者你已注意到:同一张报纸或同一时段的广播节目会同时发出两种声音:一方面青年人在《法律园地》或《社会嘹望》上大声疾呼要保护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又在《子夜心语》或《人生旅途》上倾诉个人的“绝对隐私”。这对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伏着深层的心理—社会因素。 二、隐私披露的心理—社会因素 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变迁,如同电脑在一夜间从Win3.2 跳到了Win98视窗一般,我们很多人是在知识、技能、 适应性和道德判断能力等明显不足的情形下,便匆匆上阵。社会变动、生活事件、外来文化移入及价值冲突等压力,给人们的心理适应尤其是情感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明显面临如下三方面心理困扰。 1 认知不协调。深层观念的矛盾往往是人情绪困扰的根源。 在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既有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信念,也有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和态度,这些认知因素会常常产生矛盾,如“我够不着葡萄”(“她已经嫁人了”)和“葡萄甜极了”(“她是我唯一的爱”),便是常见的一对不协调认知因素。认知不协调常常源于下面三种非理性信念:①绝对化要求,即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表现出高度的自我中心化,内心经常抱有“我一定……”,“我无论如何也要……”等信念,如“如果不能和他恋爱,我这辈子一定要独身下去”,绝对化要求易使个体在情绪和生活方面走极端,处在自己设定的理想圈套里而不能自拔;②过度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如“他是我人生的一切”,“我太无能了,第一次恋爱就……”,过度概括化会使个体自我膨胀或自我贬低,产生极端自卑或自负的心理;③灾难性想象,如“连续的婚姻失败,让我觉得人生不过是一座坟场”,这种消极信念容易使个体处于抑郁、焦虑之中。不容否认,现代社会生活观念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为人们拥有形形色色的观念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但各种观念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2 寻求新体验与理智监控之间的矛盾。在人格深处, 一方面涌现着探索和寻求新体验的冲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理智和责任感的监控。纷纭多变的生活充满了新异的刺激和诱惑,人的情感激发往往是迅速的、第一位的,而理智的调动则往往是迟缓的、第二位的,二者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每一种隐秘的情感经历,都是对世俗常规的一种篡改、冒险或背叛。在情感探险的里程中,人的理智感也在时时发问:“他(她)真地、永远地爱我吗?”;换言之,情感在说,“我确实从他那儿得到了具体的婚姻和幸福”,而理智则说,“我毕竟和情感开了一场玩笑”。寻求新体验与理智监控之间的矛盾,是现代社会成员的人格矛盾发出的强音。 3 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双面,简言之,个性是人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面;而社会性则是人追求社会关系和社会目标的一面,如追求友谊、利他、合作等方面。从一定程度而言,隐私保护程度是个性发展的标志。在传统的农业文明里,人的个性发展水平很低,往往被禁锢在家庭伦理和封建纲常之中,谈不上个人的隐私权。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工业文明里,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隐私权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另一方面,人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明显下降:①城市人口绝对值的猛增,而工作职位、住房、医疗等物质条件则非常有限,这无疑加剧了人际冲突的机率,人的利他动机和助人行为明显减少;②在高度物质化、信息化的社会里,人际直接交往减少,交往内容日趋功利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照和真诚理解异常贫乏。在此情形下,许多人只有蜷缩在自己的心灵角落里,进行封闭的个人对话。 上述困扰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在拥有过深、过重隐私的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这些矛盾可能会带来若干消极影响:①心理上,时时感到压抑、焦虑、自责自罪、悲观或无助;②生理上,惊悸、失眠、出汗等;③行为上,疏于人际交往,工作和生活效率下降。人们常说,遮住创伤可能比暴露创伤更令人煎熬和痛苦。而自我披露则是一条摆脱上述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首先,自我披露本身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情绪渲泄,可以排解内心压抑,实现心灵自愈,获取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生态度;其二,自我披露是个体从心理隐秘区向社会公开区转化的艰难过程,这既是个体寻求社会理解、宽容和反馈的过程,又是个体整理情绪、反思过去和正视自我的心灵升华过程。 隐私披露作为一种倾诉过程,需要高水平的倾听者,有时朋友或亲人距离太近,易于强加自身的价值观或做出世俗道德判断,因此难以胜任一个真正倾听者的角色。在普遍信仰宗教的西方社会里,基督或神甫常常成为最佳倾听者,人们可以随时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私或罪恶;而在缺少宗教信仰的中国,作为代表公众意识的新闻记者或媒体主持人,既富有社会责任感,又与倾诉者无利害冲突,所以理所当然地扮演起倾听者的角色。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包括隐私披露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心声:构建富有人文精神的倾听文化,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