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造就城市新青年 1978年底的那声春雷,炸开了封冻时代的闸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航道。20年巨变的辉煌,不但显现在神州大地的方方面面,而且在这多彩激荡的背景下,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20岁左右,风华正茂,生机勃勃,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熟悉的子女、学生、同事,但我们似乎又时时感觉到他们的陌生:“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管立足现实还是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真正认识、理解他们,整个社会也应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作用更充分的发挥作出更为自觉、理智和有效的努力。本报告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向公众展示当代城市青年的面貌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当年长的人们向今天的年轻人讲述20年前的岁月,告诉他们那时的生活场景:背语录、唱“样板戏”、大批判、插队、各种购物的票证、男女老少几乎一样的穿着……他们会惊异地睁大眼睛:为什么?!就象我们很难理解过去年代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一样。是的,当这一代青年呱呱落地之时,中国大地已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变革时代的辉煌与艰难伴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成长的空间广阔而多彩,他们生活的景况丰富而优裕,而他们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又是那样严峻而紧迫。 纵观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最主要、最深刻的变化在哪里,新一代人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这是我们在认识当代城市青年的过程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总体上说,这20年我们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处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一个“变革”,一个“转型”,构成了我们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最大特征:一切都处于变化、生长、进步之中。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是世界潮流发展大势之所趋。我们且从最重要的六个方面来看今日中国之变化。 第一,突出经济:从“政治挂帅”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年前以至以往更长的时间,中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国度。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被套在所谓“政治”的框子里,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那时的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弦被绷得紧紧的,一切要服从所谓的“政治”,是用“革命的方法”和“运动的形式”搞建设和治理社会,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文革”时期走入极端,出现了社会的大倒退,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浩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乎民心地提出了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自此以后,中国社会走入了正轨,人们恢复了常识,开始关注国计民生,着力经济发展。从那时起,“经济”成了主旋律。人们从所谓“政治挂帅”的藩篱中解放出来,阶级斗争不再提起,空洞、抽象的政治言词被视之弃履。安徽小岗村农民用他们包产到户的勇敢行动向世人宣布:我们不要饿肚子的“政治”!这是人民的呼喊,这也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真正共产党人的心声,它同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一道,吹响了变革年代的号角。20年过去了,整个社会的重心已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发展的富民政策和强国方略;是“三步”走的战略宏图的一步步实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明显进步。人们为“共同理想”奋斗的热情空前高涨,因为这理想同每个人的命运相连,这奋斗会结出捧在手中的甜美果实。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1979—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年增长9.8%;中国已在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199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在此期间,城乡人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已接近或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引入竞争:从“计划”到“市场”。 20年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几十年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计划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商品稀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促使我们对以往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反思。邓小平同志大声疾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带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力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使中国的发展走出了误区。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地带领人民继续改革开放,走强国富民之路,明确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入变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举;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转变职能,促使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种源于计划经济的制度,如用工、医疗、养老、住房等多方面改革进一步深化,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新制度正在建立之中……在20年的变革过程中,人民群众包括青年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更新,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自主自立的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素质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第三,面向世界:从“封闭”到“开放”。 中国近代以来,面对贫弱、落伍的祖国,无数志士仁人无不深切体会到冲破封闭,学习先进,变革图强的强烈需要。但是,在列强无耻的强权下,在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在敌对国家和势力的长期封锁下,这种学习先进、变革图强的愿望和努力,要么要受人摆布,要么处处受阻,正象毛泽东当年所说,先生总是欺负学生。当然,那些义和团式盲目排外的自我封闭和“世界革命中心”的自诩,也从内部遏制了走出封闭的要求和可能。1972 年, 中美建交, 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扉开启。 1978年后的20年,这扇门越开越大。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与合作愈来愈密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同国际接轨”已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需选择,也是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日益同世界融为一体的中国: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得到学习和借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和欣赏;地球上的新闻和信息瞬间传入中国人的耳目;出国留学、学术交流、经商、甚至旅游等对中国人已是司空见惯;世界各国琳琅满目的高质量消费品和不同风味的食品走进了众多中国人的生活……想想看,今天的中国特别是城市,人们的吃、穿、住、行、娱乐和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国际化程度,同20年前比,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眼界宽了,信息量大了,生活质量意识强了、标准也提高了。这一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为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也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标准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