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的成长分别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人类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文化思想、文化形式和文化媒体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大环境。然而不能不看到,近年来,一些不良文化的出现却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文化环境,侵蚀青少年的灵魂。 不良文化,是相对健康有益文化而言的,它的表现形式因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在逐步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喜人局面,然而不良文化的出现如同奔腾江河中泛起一股浊流,玷污了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流行歌曲”中的“流行病”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冲击力和影响作用,然而有些“流行”歌曲如同“流行病”一样到处散布传播,散布腐蚀思想、颓废情绪和唯心主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跟着感觉走”,已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口头禅,这多是源于一首叫做“跟着感觉走,紧抓着梦的手……”的流行歌曲。凡事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没有思想、没有理智、全凭感觉,而且“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温柔”,这样走下去,迟早要走到唯心主义的阴沟里去。古语云“诗言志,歌咏言”,现在有些歌曲“言唯心之志”、“咏颓废之言”,成年人也许只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消遣、情绪发泄,一笑置之,然而对于鉴别能力尚低、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一代,这些歌曲所造成的危害是绝不亚于“流行病”的。还有些流行歌曲实在令人费解,比如电视连续剧《海马歌舞厅》的主题歌“……何不游戏人间,管他虚度多少岁月;何不游戏人间,看尽恩恩怨怨;何不游戏人间,管他风波多少年;何不游戏人间,不如尽开笑颜,不成眼。”把人生看成是“游戏”,而且鼓励人们去“游戏”,是看破红尘,还是玩世不恭呢,是醉生梦死,还是悲观厌世呢?抱着这样的人生观,能去建设社会主义吗?青少年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较低,经常处于这些“流行歌曲”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之中,难免让人担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某些所谓的“通俗歌曲”另一流行病表现在歌词的结构本身,这些“新潮语言”随心所欲地打破正常语法和逻辑,任意扩大词义,转换词性,组合词语,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比如,“我让青春撞了一下脑”,“你身体的拐点弥嵌着谁的唇蕊”,“青春吧无多摇摇现代人”等之类的怪语连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也承认自己“读不懂”,但不少青少年却对此津津乐“唱”,人云亦云,有的甚至还把它们作为“点睛之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实在让做老师的哭笑不得。中国科学院的社会学家石秀印强调,“教育的效果也仰仗良好的文化氛围,仅凭课堂的说教难以抵御不良文化的渗透。“流行歌曲”文化污染对课堂教育的破坏性冲击让人忧心。 不仅仅是游戏 电子游戏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电子游戏可机器复制,批量生产、有大量的受众,因此游戏传播的观念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忽视。尤其对青少年而言,游戏机是一种玩具,是一个电子伙伴,游戏内容对他们价值观方面的影响,跟电视、书籍实际是一样的。青少年不像成年人有既定的世界观,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接触的哪方面内容多,就容易认同哪方面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模仿,如果没有成年人告诉他们“这不是现实,只是一种游戏”、“事实上绝非是这么回事”、“千万不要模仿游戏里的情形”,他们就会对现实社会做出错误判断,最终导致社会适应的失败。 目前,一些游戏卡、游戏软件较多地模仿二战时期德、日侵略战争,多次出现战犯的头像,并配有“美化”说明,游戏结果是侵略者获胜,部分日本出品的电子游戏甚至宣传“大东亚圣战”的主张,配有日本军歌,这种游戏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只有实力、智慧、勇猛才是一切,胜者为王,强者为尊,某些中国青年甚至为游戏中的“马踏南京,占领支那”而欢呼,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践踏,对我们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悲哀,失去年轻人也就失去中国的明天。中国人民大学周淑真副教授向社会呼吁:“历史是非不容混淆,现在有些青少年缺乏起码的民族情感,民族自尊感也在下降,这其中不良文化的影响难逃其责。” “帝”、“皇”的复兴 近年来,不良文化的泛滥更多的是侵染到商业行为之中,比如一些服务性企业为迎合部分人的不健康心理,或盲目追求港澳流行时髦字眼,给企业冠以不恰当的名称,使带有浓厚封建、殖民主义色彩和一些崇洋媚外、稀奇古怪的店名招牌随处可见,如“帝国大厦”、“凯撒歌舞厅”等;有的企业产品在申请注册商标时,竟出现“春宫”、“二房”、“大地主”、“黑手党”等字样;一些广告中女性形象媚俗、矫揉造作、造成不良社会效果;还有一些商业名称品位低下,庸俗无聊,曾有过“泡妞”牌小食品在货架上陈列,也曾有“笨蛋炒混蛋”这样的菜名写在餐厅门口:甚而出现过“老娘又白又嫩……”的广告语招摇过市。 商业行为中的不良文化现象会对青少年造成严重的价值取向误导。青少年没有经历过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混淆历史是非和谈化阶级情感,比如用“帝”、“皇”乃至地主恶霸“刘文彩”的名字做金字招牌,无疑会使一些青少年对打倒地主、确立当初受苦受难的贫下中农当家做主人的社会地位,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那将是十分危险的。有些广告词中公然出现诱使人们寻求“帝王般的享受”的劝导,这无疑与社会主义道德鼓励人们诚实劳动,勤俭节约格格不入,使青少年产生不健康心理,价值取向发生偏移,一味追求享乐,不思进取,很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