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屈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涂敏霞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进入9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据世界经合组织预测,到2000年亚洲地区的产品将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亚洲经济的增长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青年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和机遇。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下一世纪属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他们在亚洲各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再过两年,人类将跨入新纪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亚洲国家的学者开始从对青年问题和现象的研究转向对其积极的本质和特征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第四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7日至29日在澳门举行,参加大会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马来西亚、伊朗、法国、芬兰、爱沙尼亚、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大会的主题是“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大会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讨。

      一、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现状及其发展

      处于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的历史进程,处于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的思想更趋于开放,他们积极做好跨世纪的思想和技能的准备。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亚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其各自的特点。中国内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青年价值观的演变过程。内地青年的价值观处于多元化的趋向,青年价值选择“功利性”的色彩开始淡化,重视长远的发展,体现人生社会价值日益成为有抱负,有志气,有才干青年的人生追求。中国青年人生观的演变经历了从依附到独立,从理想到现实,从形而上学到形而下学,从关注社会到关注自我。

      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中、日、韩三国青年虽然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他们之间在价值观念上仍有差别。中国青年关心社会,爱国主义观念强,日本青年趋于享乐,逃避社会,而南韩青年的政治意向则较强。

      有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亚洲青年面临经济全球化,将打破封闭的国界,全球文化的传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很大,但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的冲突?以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个国家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将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内地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青年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青年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青年的社会地位继续提高,青年的生活形态全面改善,但是,他们在现代化成长中还存在着重重阻力,这些阻力,有来自社会环境发展不足的客观制约,更有青年群体内在矛盾或消极现象的主观制约,而主观制约因素则集中表现为目前青年中特有的消极亚文化现象。

      有学者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主导着青年的发展,而和平与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将是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将是全球性和全方位的,信仰的追求与宗教的影响将共同存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生存的需要将成为青年发展的先导,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青年的发展。因此,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将是满足世纪之交青年发展需要的前提,提高青年的科技素质,增强青年面对未来的竞争能力,将是满足世纪之交青年建设社会,贡献人类需要的前提。

      二、世纪之交青年领袖的素质培育与训练

      有学者指出,跨世纪青年领袖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青年领袖应该是青年群体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者和提升者。好的领袖大约应具备五种不同的力量:包括能够管理组织结构及活动的科技力量;可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的人际力量;能够改善生活促进进步的教育力量;可以令生命意义升华的象征力量;以及能够合个体归属为一并延续长存价值、信仰和文化观的文化力量。青年领袖必须具备下面的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修养素质、领导素质、心理素质。作为青年领袖,上述素质应全面整体和谐地发展。

      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是做好青年领袖培养工作的保证,同时,选拔好青年领袖,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

      有专家认为,青年领袖的培养和训练必须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有关培养训练跨世纪青年领袖的素质,每个社会的政府都责无旁贷。

      三、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问题及其预防

      世纪之交,亚洲各国专家普遍认为,亚洲地区仍然存在不少青年问题,如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尖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员,传统意识较为浓厚、缺乏现代竞争意识。高学历人才失业,知识型人才的过剩与短缺,以及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等。

      澳门的专家认为,在澳门,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问题呈“四化”之趋势发展,即年轻化、女性化、严重化、团帮化,鉴于此,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有关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司法管制相结合。

      广州的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和失业问题等,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北京学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青年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青年对国家未来前景的预期较为模糊,信心不足;二是社会收入差别悬殊,使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及发展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三是青年面临的就业,失业压力越来越大;四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较为混乱,使青年有莫衷一是之感,青年的价值困惑正在不断加强,未来十年青年社会化进程将遇到更大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