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创立,对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目前特区不特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面对人们“特区将向何处去?”的疑问,林凌教授的看法是——特区还要特下去 个人简历 林凌,男,山西省平定县人,1926年生。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著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论》、《三线企业调整改造研究》等书。曾于1984年、1986年两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记者:您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哪些? 林凌:80年代以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发端的。关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及上海浦东这个没有命名为特区的经济特区所创造的奇迹,人们已用一连串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展示出来,但更重要的成就正是这些数字的背后。 首先,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人们狭隘的封闭意识,树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观念;破除了以姓“资”姓“社”论政策、论体制的思想障碍,树立了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评判和改革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改变了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培育了敢闯、敢冒的创业精神和竞争意识。 其次,特区在建设中,一开始就实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在市场基础、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分配、市场保障、市场规则、市场中介、市场调控诸方面创建了一套全新的体制要素,为中国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第三、特区在引进外资、建立三资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制订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法规、法律,提供了可贵的依据,为建立和改进全国各地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提供了范例。 第四、特区在建设中实行了外引内联和对国外国内双向辐射的方针,不仅从内地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为特区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是,通过特区对内地的辐射和服务,催化了内地的对外开放,为内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窗口、信息和机遇。 第五、特区经济是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在与国际市场规则对接方面,特区先行了一步。这对我国经济大规模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处在体制转轨和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时期的中国,特区所做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先导性的,是单用经济指标难以衡量的。 记者:我国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林凌:我将之归结为四重原因:一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没有特殊的经济政策,是无法把国外的资金、技术等吸引到特区来的;二是实行了外引内联、双向辐射的方针,从而特区有了可贵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的支持;三是有毗邻港、澳、台和华侨、华裔的特殊优势;四是有国家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撑。其中第四条原因是最根本的,没有这一条,其它因素都难发挥作用。 记者:在赞誉特区的同时,特区的一些缺点诸如社会风气的不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有缺陷等等也常常受到指责,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林凌:毋需讳言,特区存在缺点,有些问题较内地严重也是实在的,但必须看到这些缺点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不是特区与生俱来的。我们应当努力克服这些缺点,但不应当因此而否定特区。有些看法认为特区是在向资本主义演化,就是不正确的了。特区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特殊政策的经济区域,政权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手中,所实行的特殊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策,而且这些政策已在由特区逐步向全国普及,怎么能说是在向资本主义演化呢? 记者:还有一些人感到忧虑的是,在经济特区的带动下,全国性、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开辟特区时所实行的优惠政策,除个别外,已普惠全国。没有特殊政策的特区还能存在发展吗? 林凌:特区不特的确是个问题。但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80年代以来实行的特区政策普惠全国,本身是特区所作的一种贡献,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特区应为此高兴而非忧虑。 那么特区能再实行更特的政策吗?从长远的发展看,我认为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是中国更广泛地参予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实行更加开放政策的必然要求。特区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从大陆的对外开放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包括港、澳、台的整个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出发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促进大陆及港、澳、台的经济协作和整个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从目前看,特区需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方可迈出新步伐? 林凌:特区要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多方着眼: ——调整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各个特区特订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多存在脱离实际、目标过高的倾向,与本特区所处区位和所具有的实力不符,没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特区应发挥的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使特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并与港、澳、台的产业分工协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