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作为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对加快母城成都市和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作为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其发展和振兴的关键在于作好产业的战略选择,而这一选择又体现在开发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上。 一、开发区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选择依据 (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开发区依托母城成都市,位于龙泉镇,离成都市中心仅19公里,“近山不进山,近城不进城”,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享有“四时花不断,八节果飘香”的美誉。而且,开发区还地处建设中的成渝绵(国家级高新产业区)高新产业带上。成都、重庆是中国的大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绵阳是我国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再加之四川众多的国防“三线”企业,加工制造能力强大,因此,开发区的建设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开发区产业的发展应当与成都市和四川省形成“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成都市其功能定位于“三个中心”、“两个枢纽”,开发区的建设是成都市工业东移战略的具体实施。母城作为“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西部地区交通、通信“枢纽”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强大的现代化工业作为其支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安排,四川有众多的“三线”和国防军工企业需要调迁,其行业涉及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高技术知识密集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为这些企业的调迁提供了载体,同时这些企业的进入又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开发区应当完成成都市工业卫星城这一功能,建成开放型、外向型、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先进、管理现代化,以现代工业为主体,具有出口加工、包储、运输、对外贸易、金融、旅游、科技经济信息等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型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正发生着结构性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循着产业梯次发展顺序,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向外转移。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构从50~60年代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向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80年代后又加速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已经和正在发生着一种动态的和多层次的产业国际分工。这种分工已由过去的垂直型发展为现在的垂直水平型,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正从另一个方向同时发生着变化,即跳跃了中间层次的新兴工业国家直接向中国转移高科技产业。 (三)国内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10几年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加速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从产值来看,1980~1990年,我国重工业增长了3.1倍,轻工业增长了4.3倍,轻工业明显快于重工业;而1991~1993年重工业年均增长22.4%,轻工业年均增长19.7%,重工业快于轻工业2.7个百分点,1994年,虽然重工业的增长低于了轻工业,但这是由于国家有关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而引起的。 其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力量。2010年,我国人均收入将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业,产业结构要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发生转变。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储蓄倾向不断上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84~1988年均增加额582亿元,而1989~1992年年均增加额为1935亿元。收入的增加形成大量的储蓄,储蓄转化为大规模投资,为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本积累。 二、开发区主导和支柱产业战略选择的要求 (一)要符合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开发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其产业的战略选择要求与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规定。同时,要以母城成都市为依托,它的发展既是母城的延伸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是功能互补、各展优势,并使开发区成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撑,因此,开发区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选择要体现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二)要符合国家、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需求。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功能作用也将相应发生转变,生产力布局也就要随之进行调整。新办开发区要成为成都市和四川省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载体。“三线”建设的14年中,国家对四川投入的建设资金累计达360亿元,为建国以来至1985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60%,行业包括军工、机械、电子、钢铁、院所等,但其布局不合理,呈“山”、“散”、“洞”,许多企业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开发区的建设为这些企业或单位的调整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成都市为建设国际大都会,其工业和城市布局将作出相应的调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要有利于吸纳母城工业项目的外迁调整。而这些外迁调整项目的建设正为开发区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要具有先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