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势,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应通过实施以“产业倾斜”为中心的特区产业政策,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 陈其林,1956年生,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经济问题》副主编。 经过15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特区,在改革整体推进和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经济特区要保持其原有的增长势头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原有“特”的观念中走出来,在从原先的区域特殊政策优势向现有的自身优势和再创自身优势的转变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一、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所谓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划出一定范围,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商到该地投资办厂或从事其他业务活动,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等,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经济区域。① 经济特区的区域优势因特区获得或采取特殊措施所产生的政策优势大大强化。这一区域优势使得特区在国际分工和与内地间的双向支撑下,在资本、技术、行业选择和发展以及人才和劳动力供应等方面,获得了相对广阔的活动空间,其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受其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制约和影响就要小得多。因此,在特区经济呈跳跃性高速发展的同时,那种被产业结构理论所描述的区域工业化过程中的典型的演变特征或发展阶段,在特区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中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本着工业投资以吸收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基本原则,特区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高速发展。除海南外,其他4个特区已经形成第一次产业比重较小,第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次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1992年深圳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比重为3.6:50:46.4;珠海为12.7:45:42.3;汕头经1991年调整特区面积后,因其所辖农村区域相对较大,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稍高,为21.3:46.7:32;厦门为9.6:53.1:37.3。海南特区建设起步较晚,又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基础上发展的,因而在产业结构上尚未完成以农业为主体向工业为主体的转换。但是,自1991年之后,其结构转换速度开始加快。1992年海南省第二次产业产值比重增加,比1991年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则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产业内部,特区农业生产正逐步朝着集约化经营和外向型方向发展。深圳特区兴办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禽畜、水产和水果4大鲜活生产基地150多个,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农副鲜活产品除供应特区市场外,1990年出口达10.4亿港元,农业商品率达到90%以上。汕头经济特区重点发展果蔬、禽畜和水产养殖及农、水产品的出口工加工生产,逐步形成从种养到加工出口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加强农、水产品的加工增值。由于在发展创汇农业的同时,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城市型的、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4个特区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城市型经济特征。 2.形成了含有支柱行业群、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外向型的轻型工业结构。1992年,在各特区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值比重均占65%以上。与此相联系,形成了以“小型、轻巧、新颖”为基本特征的产品结构。在工业结构中,三资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92年深圳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58%,珠海为69.2%,厦门为55.7%。十多年来,通过外引内联,引进一批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深圳目前已形成电子、轻纺为主,食品、机械、仪器仪表、化工等35个行业,技术较为先进、外向型的轻型工业结构。珠海建成了以电子、轻纺、食品、建材、机械为主,有3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厦门市在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基础上,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改造,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建材6大支柱行业群。其中以彩电、录相机、电话机、收录机为龙头的电子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值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全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3.外贸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中,深圳特区的发展最快。有些年份其出口依存度因代理出口的原因,出现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现象。由此可看出深圳在促进内地同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各特区产业结构在其外向化演变中,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区域出口商品构成中,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1986年深圳特区的工矿产品占出口比重60.1%,1992年上升到85.34%;1986年珠海、汕头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0.1%和43.1%,1992年大幅度下降,分别为8.27%和14.78%。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从1987年的53.24%下降到28.64%,工矿产品出口比重则从45.22%上升到58.84%。第二,在各区出口的工矿产品中,轻工纺织产品占绝对比重。1991~1992年,珠海的出口商品构成中,轻工纺织产品分别占86.04%、83.64%。以上两方面较为确切地反映了特区工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外向化的演变程度,同时,也验证了各区均为轻型的工业结构这一判断。第三,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即区域出口市场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特区与国际市场供需结构间的联系程度。国际市场的供需结构,其中包括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和分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越多,分布面越广,国际市场价格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作用就会增大,从而区域产业结构对国际市场变动状况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它与国际产业结构体系的联系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因此,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1986年深圳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9个,1992年增至122个;1987年珠海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6个,1992年增至48个;1987年,厦门市属外贸企业出口27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增至102个。直接远洋贸易的发展和出口市场分布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了以往特区出口市场以港澳为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