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认识基点,就是认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认识成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识基点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选择,它的确立对于认识过程具有全局意义,决定着认识视角和认识结果。关于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点,邓小平1983年在给景山学校所作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页。 )的题词中已经点出。面向现代化不仅是邓小平解决教育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基点形成的动因。现代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且是动态过程,在缺乏对现代化内涵的社会共识的情况下,提出现代化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点必然会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长期未能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关键在于未能解决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点问题。邓小平能够高屋建瓴,解放思想,把社会主义搞清楚,关键也在于他找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点。在笔者看来,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识框架中不可能把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阐发清楚,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也不可能由这个理论自身得到充分说明,而现行的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问题为线索的邓小平理论教育又难以充分体现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价值。为此,笔者比较了邓小平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现实社会主义时的异同,分析了改革开放中思想困惑形成的基本原因,探究了邓小平理论丰富内容统一的基础和理论的逻辑起点,认识到现代化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点。笔者认为,了解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把邓小平理论放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揭示其思想渊源、历史逻辑、实践基础,充分理解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有助于我们掌握邓小平从中国现代化程度和解决中国现代化矛盾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把这个理论变成释疑解惑、开拓创新的思想武器。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是有益的。 一、邓小平是立足于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 现代化成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点,是现代化的内涵决定的。现代化有其基本特征。我国当代著名的现代化研究者罗荣渠先生在概括现代化研究成果后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现代化“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是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注:[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译者前言第7页。)。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现代化共性的表现, 这些特征都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杠杆产生和形成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任何国家搞现代化都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现代化有其个性。许多现代化研究者认为,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和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和条件是不同的,反对把现代化和“西化”混为一谈。马克思就严厉批评过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绝对化的观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认为, 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是一个错误的回答、绝对化的观点(注:[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必然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模式的选择”(注: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页。)。因此, 各国现代化的具体过程是现代化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立足于现代化,邓小平提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环节的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命题,把现代化一般和中国现代化个别统一起来,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邓小平立足于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人类社会不仅处在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展示出来的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之中,而且就世界范围而言尚处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西方资本的国际扩张和非西方国家回应西方的挑战,现代化向世界扩散成为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潮流。社会主义运动首先发生在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西方。在现代化的世界扩张中,资本主义获得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即使本国社会矛盾缓和,社会主义在西方进入低潮,又剥夺了一些非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条件。而一些非西方落后国家则在追求现代化中面临西方压迫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主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落后国家转移,社会主义的任务便由直接推翻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向否定自然经济、消除前资本主义社会残余、完成在西方由资本主义完成的现代化转移。社会主义只有通过现代化才能获得自己巩固的物质基础,改变落后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利地位,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解决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中产生的。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历史使命。“邓小平一生的奋斗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注:龚育之:《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在追求中国的现代化中, 邓小平认识、 接受了社会主义,因而能够从国家前途、社会主义命运出发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根据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来审视、评价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立足于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符合时代主题。邓小平通过对当代国际形势的长期冷静观察,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题、发展问题是核心的观点,认为发展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邓小平所讲的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追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他是把这个问题作为观察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的基点看待的。正因为确立了现代化这样一个认识基点,邓小平才能形成宽广的世界视野,“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十五大报告语),从而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解决社会主义在当代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