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计划将要结束,“九五”计划正在编制,本世纪最后五年海南经济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关系到海南能否实现“本世纪末达到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在2010年“赶上东南亚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的奋斗目标。本文拟从产业结构、经济成份结构、经济体制等三个方面对海南未来五年发展道路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影响、阻碍经济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海南建省七年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与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相比,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指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下述问题: 第一,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海南产业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第一产业在GDP构成中显著下降,与建省前1987年51.3%相比,下降了21.7个百分点,与“八五”计划第一年的1991年相比,下降了16.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之高仍是全国少数几个省区之一。其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打破了“七五”期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八五”期间,稳步上升,由1990年的29.8%上升到46.5%,上升了16.7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中的首位,这表明省委、省政府“以旅游业为龙头,超前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收到显著成效。其三,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三次产业中位置最低,始终没有超过31%,其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始终没有超过15%。海南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状态,表中其它省区及全国的产业结构都表现为二、三、一状态,这是海南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及全国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区别。 第二,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来看,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高,但没有保持稳定均衡的速度,年度之间高低相差36.8个百分点,其它省区和全国则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均衡的增长速度,年度之间高低相差不超过十个百分点。如全国1991-1994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3%、21.8%、20.4%、17.4%。与其它省区及全国不同的是,海南第一产业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 第三,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对GDP增长速度贡献最大,这和其它省区及全国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海南各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年度之间变化很大;其它省区及全国虽然也有变化,但变化区间较小,如下表示: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贡献率
海南第一产业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92年为12.48,94年为31.87,峰谷之间差距达18.3;第二产业对GDP增长速度贡献率,高峰与低谷之间相差达28.6;第三产业峰谷之间差距也达到20.03。全国各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年度之间变化很小,变化区间在1~4.3之间;其它省区各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变化区间在1~8之间。 各次产业对GDP增长速度贡献率年度变化区间的大小,实质上是GDP增长速度变化的根源。广东1992~1994年GDP增长速度为22.0%、22.3%、18%;福建同一期间GDP增长速度为20.8%、25.7%、21.2%;浙江为18.9%、25.7%、21.3%;江苏为26.2%、20.1%、18.5%;海南在92~93年保持在20%以上后,94年则下降到12.6%,下降幅度之大为上述各省中所仅见。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海南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能够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产业结构。 1、要加快发展工业。 工业是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潜力最大的环节。1994年,海南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2.14%,全国为41.92%,浙江、江苏等省则达50%左右;人均工业增加值海南只有614元,全国为1532元,浙江为2924元,福建也达1916元;1994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浙江达27.3%,福建为31.7%,海南则只有13.5%,在上述省份中倒数第一;1995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1%,海南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3.4%,与全国相差30.5个百分点,与增长率最高的广东(26.4%)比,相差39.8个百分点,与增长率最低的天津(4.0%)比,相差17.4个百分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工业长期落后于其它产业的状况不改变,海南的现代化建设就很难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必须痛下决心,下大功夫,打海南工业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