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主持人 吕立勤 王淑琪 采访记者 吴健 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在这新的阶段,五个特区都面临着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战略选择。厦门特区提出了“增创八大优势”的总体发展思路,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体制优势;加快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增创政策优势;加强发展对台经贸合作,增创区位优势;搞好“硬”、“软”环境建设,增创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创产业优势;发展科教事业,增创人才优势;用好用足立法权,增创法制优势;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创政治优势。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对台区位优势。 石兆彬:1945年11月生,福建漳州人。1968年福建师院外语系毕业。 1970年至1975年,在部队工作: 1975年9月至1982年2月,中共漳州市委办公室干事、共青团漳州市委书记、共青团龙溪地委副书记。 1982年3月至1984年12月,共青团福建省委青农部长、副书记,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主席; 1984年12月经中共龙溪地委副书记,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1990年4月至今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常委,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 记者:众所周知,厦门与台湾一海之隔,拥有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明显的地缘优势。作为市委书记,你认为厦门特区的战略重点是否始终要依托这一特殊优势来制定?为什么? 石:厦门特区发展将主要依托对台的天然优势。主要理由有三: 第一,发展厦台乃至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然趋势,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根本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国际区域经济的互利合作,成为促进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日渐加强,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内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往来、市场开发、资金流动、产业转移、科技交流、信息流通显著增加,互相联系日益紧密,逐步形成了整个地区新的互相关联的产业分工体系。在这种形势下,台湾经济界也正在寻求其经济发展的出路。特别是台湾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市场有限,其以外贸为主导的海岛型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广阔的大陆作为腹地;台湾要在亚太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保持经济上的优势,要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也必须以大陆为依托,而且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与合作模式,这种体系与模式是由整个亚太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和两岸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与资源供应等因素决定的。尽管台湾当局大力推行“南进”政策,以求分流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减少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但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国际经贸的大环境下,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好的选择。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正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间的经贸合作和联系,逐步构筑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这种发展态势有利于与台湾经济界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厦门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基地。厦台之间可以携起手来,推进两岸的经济合作,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共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发展厦台经贸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切身利益。 特区建设以来,厦台的经贸合作日益扩大。随着两岸“三通”的逐步实现,厦台凭借其地理、人文的条件和已有的合作基础以及厦门良好的投资环境,经贸合作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对双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而厦门一旦成为“三通”的口岸,并由此拓展国际航运,必然能加快港口经济的发展,促进相关行业如转口贸易、加工装配、金融保险、交通通讯、观光旅游、信息咨询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厦门乃至整个福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厦门乃至福建与台湾之间形成两岸经济的繁荣圈。 第三,发展厦台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直接“三通”,也是厦门特区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厦门时指出:“厦门与台湾一海之隔,有地缘、血缘关系,中央决定办几个特区,主要是考虑通过厦门增加对台商的吸引力,促进与台湾经贸往来,促进两岸‘三通’与和平统一。这是厦门光荣的历史任务。”厦门要肩负起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关键就是要发挥对台“排头兵”与基地的作用,加强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交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尽快实现。厦门在推进两岸合作与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开辟了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台商投资的措施,并运用全国人大赋予的立法权,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给台商以居民待遇,对台胞实行落地办证,有效地保障了台商的合法权益,极大地方便了台胞出入厦门,促使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厦门成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贸易最活跃的地区。 记者:厦门特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台合作重点任务是什么? 石:今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对台“八点讲话”,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求同存异的真诚态度,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并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立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江总书记的讲话,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大大加快“三通”的步伐。厦门又面临着一个重大而又难得的机遇。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厦门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就能更上一层楼。当前,要抓机遇、创优势、促发展,关键要从几方面开拓进取: 1、进一步拓展对台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引进台资上,要加强力度、提高层次、优化结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台湾中下游中小企业大量转移大陆,必将导致上游大型企业的跟进。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遵照江总书记“要千方百计把台湾大财团的资金、技术、管理吸引过来”的指示,在继续欢迎中小台商来厦投资的同时,把对台招商的重点放在台湾的大企业、大财团、跨国公司以及为投资服务的金融企业上。要加强投资引导,鼓励和吸引台商更多地投资于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出口创汇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要鼓励台资银行和在国际上有影响、有声誉的中介机构来厦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为台商投资提供金融、法律等服务。欢迎台资企业租赁码头,开展包括揽货、外轮代理、配套运输等业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招商渠道,发挥总商会、科协、台商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与台湾行业协会的联系,积极组织经贸人员“登台招商”,扩大对台影响。同时,要努力创造宽松环境,扩大对台贸易往来,进一步发展小额贸易,加快大嶝岛对台贸易区的建设,把海上贸易引到岸上来;要采取措施,吸引台湾的原料商、经销商、代理商进入象屿保税区和生产资料保税市场;要增加我市的对台贸易公司,组织对台贸易集团,扩大台直接贸易,把厦台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