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祖国大西南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科技、人才优势,且工农业、经济基础扎实,在改变西部经济滞后的局面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决定性作用。 成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具备了建立西南保税区的基本条件。本文作者对建立西南保税区的深远意义及其必要性、可行性、迫切性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建立西南保税区的深远意义 保税区(Free Trade Zone)是海关监管下的境内关外的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特定经济区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用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进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新的起点。自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目前国家已先后批准设立13个保税区,其优势和作用是显著的。 为进一步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缩小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在成都地区建立西南保税区势在必行,这是西南地区打破封闭状况,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1、建立西南保税区是缩小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的需要。 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差异,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于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992年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00元,而西部仅有1517元,为东部地区的54.2%。1993年东西部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为2878元和2045元,两者相差达28.9%。目前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中,西南地区达3500万人,占43.7%。 巨大的经济差距使西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且影响到社会稳定,还导致西南地区大量的资源、初级产品、人才流向沿海地区,使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中央十分重视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振兴”、“统筹规划,认真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既有层次,又各具特色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这为西南地区经济振兴指明了方向。建立西南保税区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生长极”。 2、建立西南保税区是加大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的需要。 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表明:一个地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原因,西南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况,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与沿海地区差距大。如1992年,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外资达121亿美元,中西部地区仅11亿美元,占9.1%。广东省1992年就引进“三资”企业9989家,而四川省1993年才有“三资”企业4200家,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为加快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唯一的选择就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力度。四川省和成都市各级领导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振兴的大事来抓,要求抓住机遇促进全省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单靠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招商引资已不能适应目前形势的要求,必须使四川省和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有一个新的突破、高的起点,按照国际惯例在成都地区兴办开放程度最大的西南保税区,方能实现全方位开放,迎接挑战,再上新台阶。 3、建立西南保税区能充分发挥西南地区资源、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西南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其贫困是“富饶的贫困”,暂时的现象。西南大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森林、水力和农牧业资源,仅钒钛储量就占全国的90%,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木材资源占全国的1/4强。西南地区的农牧业发达,经济作物和动植物资源也居全国前列,其中四川的粮、油、蚕丝、猪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云南、贵州的烟草、茶叶、药材、蔗糖蜚声海内外。 特别是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仅以四川为例,它现在拥有全国40个工业门类的39个,已建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工业体系。到1992年底,四川国有资产价值已达877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其科技教育力量在全国首屈一指,科技人员达155万人,且专业齐全,学科配套,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相辅相成,高科技和电子技术领先于全国。 建立西南保税区是西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保税区处于改革开放的最高层次,它不仅能卓有成效地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加工,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联动和辐射作用,挖掘地方优势,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建立西南保税区能大量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创汇。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既要花大力气解决贫困区的温饱问题,又要使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大量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才能加快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我国13个保税区的运营实践证明:建立保税区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最好途径,是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产品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上海外高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到目前为止已引进项目2639个(其中外资企业2000个),引进外资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