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现已完成开发5平方公里。批准成立企业639家,投产126家。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中外客商建立了业务联系,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建厂。199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15亿元。1994年,再创佳绩,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2亿元,比1993年增长1.47倍。批准成立企业157家,总投资8.1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605.7万美元。出口创汇8.31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36%;实现税收3500万元,较1993年翻了一番多。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11万伏变电站,总投资3988万元的万门程控电话分局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硬化面积12500平方米,完善和新增绿地面积168671平方米,完成了鱼尾狮、爱丽园等11处景点。现在,开发区已经成为郑州市民节假日的又一去处。 我们之所以能在国家银根收紧,各方面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使开发区保持持续发展势头,主要是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开发区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 管委会在安排部署开发区各项工作的时候,始终注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开发区建设实际相结合。在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一是深刻理解小平同志关于兴办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思想,坚定事业心、使命感;二是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的开发区,如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开发区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基地;三是用改革的思想统揽开发区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开发区成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四是要善于和充分利用外资,积极主动做好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使开发区成为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五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指导开发区的企业发展,搞活经营,拓宽市场,使开发区的企业形成高起点、高效益的产业群体,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六是学习小平同志关于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的思想,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城区。 (二)以改革统揽全局,强化服务功能。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改革试验区,坚持与国际惯例接轨。我们坚持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和改革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坚持引导各种经济成份进区兴办企业。支持不同经济成份实行联合经营,支持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还创造了国有企业整体吸收私营企业,实行“联体融机”的改革模式。同时,我们按照《转机条例》的要求,从六个方面强化管委会对企业的服务职能:(1)设施保障服务。我们提出,企业建到那里,基础设施保障到哪里。目前,开发区供水管线总长14.06公里,日供水达到3500吨,建成供热干管13.4公里,供热能力达到15吨/小时,电力总负荷3.15万千伏安。(2)管理服务。组织企业编制和申报年度生产计划、进出口计划、基建计划等,组织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企业认定及中国科技产业基金的申报。定期不定期地召集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座谈会,交流经验,协调矛盾,解决问题。还通过劳动管理和评定文明企业推进企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3)信息服务。我们创办了《智园信息》报,通过报纸和其它途径,向企业提供各种经济信息,组织企业参加海关举办的报关员培训班,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举办的“三资”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及各种产品发布会、招商活动等。(4)资金服务。管委会组织各家银行和财务开发公司、宏联信用社,融通资金,大力支持企业发展。(5)人才服务。自办和组织参加人才交流会3次,通过双向选择,为企业选拔了600余名技术和管理骨干。(6)市场服务。根据高新技术产品人们了解不多,打开市场困难的特点,管委会通过展销中心,在市内和外地设立窗口,积极推广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开发区报纸,积极宣传和介绍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功能和效用。 (三)认真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994年年初,我们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作了认真的分析,对困难和情况也作了足够的估计,为使开发区在困难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我们提出要认真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在加强宏观调控,收紧银根、资金有限的形势下,我们克服困难,完成2平方公里的开发,确保新进区企业的建设需要。全年新开工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竣工60万平方米,在建40万平方米。至此开发区累计竣工和在建面积已达150万平方米。在组织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根据项目单位资金落实情况,对确实没有能力按期开工的20多家企业进行了清退和调整,充分利用已开发的面积,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了“围而不开,开而不发”的问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二是处理好整体建设与重点工程的关系。我们强调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拣急需的和关系整体形象的项目先干,避免不讲实际效果,盲目铺摊子。在诸多工程中,我们集中精力抓好十大公用设施工程。在重点工程中,也不搞全面铺开,齐头并进,而是按照总体设计,根据财力、物力,分阶段和分体实施,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加大管理力度。1994年,我们着重强化了包括企业管理、规划建设管理、土地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财政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等。现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初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完成了开发区5平方公里数字化地形图的编绘工作,建立了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测试验室,完善了开发区质量监督服务体系。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了开发区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开发区道路管理规定、开发区绿化管理规定等。 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进行了劳动用工大检查,使开发区劳动用工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了人事管理,组织人才交流,千方百计为开发区建设招揽人才。 税务部门积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结合税务检查,基本形成了“自我管理”的局面。工商部门把目标规划层层分解,狠抓落实。并经上级验收批准,评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1家,鉴证合同32起,建立规范化市场一处,促进了开发区建设。公安部门积极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为开发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为了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我们还加强了房屋产权交易、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建成了网球场等体育设施,设立了2个门诊部,幼儿园、小学,实现当年审批,当年建设,当年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