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地区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集体经济发达、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比重的所有制结构是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1992年以来,苏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原有的所有制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精神为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研究苏南非公有制的发展及其影响,对苏南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2年以前苏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主要是舆论因素和政策因素。由于片面理解了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时期内苏南缺乏非公有制经济的舆论环境,一些地方采取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缺乏一种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条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甚至呈萎缩趋势。以无锡为例,1988年,全市私营企业641家, 投资者人数2292人,雇工7972人。1991年私营企业256家,投资者人数390人,雇工人数2919人。不少个体私营老板跑到外地去投资。1987年无锡市城镇个体劳动者14471人,到1988年下降到9567人,占社会劳动者的人数从0.6%下降到0.4%,到1992年才比1987年有所提高,达到0.7%。当时苏南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在全省居后列。苏南外资引进起步是比较早的,还是以无锡为例,1981年兴办了全省第一家三资企业江海木业有限公司,到1991年11年间仅批了279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26,522万美元。 苏州1985年到1991年7年间,实际利用外资也不过40,797万美元。1992 年,苏南非公有制工业占苏南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仅6.5%, 低于全国的1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苏南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努力寻找公有制最佳实现形式的同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苏南各地先后明确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突破所有制界限。随着政策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非公有制经济在一段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7年9月底,常州市个体工商户8.7万户,私营企业7500家,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4.4万人。苏州市个体工商户13万户,私营企业7400家。无锡市个体工商户达8.67万户,从业人员11.27万人。相比较而言,无锡市私营经济发展更快一点, 私营企业已达1.1万家,从业人员11.83万人,注册资本金达到73亿元。私营企业近五年的增长率高达113%,企业数量、 从业人员和注册资本金在全省已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在全省私营企业百强评比中,无锡市有41家名列其中。苏南地区三资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苏南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占全省59.3亿美元的67%。到1997年底,苏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国的9%。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经济的发展, 苏南非公有制经济资产量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 无锡市1996年非公有制经济资产占资产总量的比重达26.8%,已高于全国24%的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苏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大的召开为加速苏南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宏观条件。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看,苏南还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个体私营经济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私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就绝对值来讲,苏南目前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还很低。无锡市也不过占到5 %左右。当前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一是资金条件。苏南1996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73.5277亿元,人均储蓄6507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一部分经营承包者及其供销人员、科技人员先富裕起来,具有积蓄能力的居民和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保值增值自有资产的意识日益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业主。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很快,有些人已拥有较多资本,重新投资、扩大经营的欲望十分强烈。二是人才条件。长期以来苏南乡镇集体经济在发展中意外地培养了各种新的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一大批党政干部和企业干部,经过市场经济的锻炼和考验,成了出色的企业家。另外,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国有和集体企业厂长经理、退职下岗职工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在新的形势下也可能成为个体私营经济的业主。这就在客观上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无锡市北塘区十五大以来新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中有20%是下岗职工。三是舆论条件。人们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投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原有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和怕政策变化的疑虑。四是政策条件。逐步趋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创造着相对公平的政策环境。原来普遍存在的“挂靠经济”——名为集体经济实为个体私营经济的红帽子经济纷纷摘帽正名。城乡公有制小企业在改制中相当一部分转为私营经济。宜兴市善卷镇在86家乡镇企业改制中有71家通过拍卖转为私营企业。江阴市长泾镇转制的131家的企业,有66家转为私营企业。 无锡市郊区扬名乡180多户20万元以下资产的小企业拟全部转为私营,到1997年底转制已超过半数。十五大以来,锡山市私营企业户数以每月申办300家的数量持续递增。 该市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推动了私营经济的发展。到1997年底,锡山市在转制中拍卖产权由集体转为私营的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902家,转让集体净资产7.55亿元。 其次是三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苏南地区有着很强的引资力度,包括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在内的苏南优越的投资环境还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境外资本。东南亚金融风波很可能进一步导致境外巨额游资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而苏南地区良好的投资回报率正是境外资金进入的极好地点。苏南地区把加大引资力度作为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共无锡市委明确提出目标,今后外资不得少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在苏南地区,苏州的特定的区位优势使其在吸引外资上还会继续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