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也在逐步提上日程。政治体制的核心是党。人们发现,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大如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小如政企分开、党政关系、用人机制、监督制度等,最终都会归结到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这表明,党自身的改革日渐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邓小平是把党的建设问题看得很重的。早在1989年,他就用十分警醒的语言强调:“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这些年来,在这种紧迫性的促动下,我们党加大了抓党建的力度。然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问题甚至比过去更为尖锐。当然,我们不能把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坚持党的领导。在政党政治时代,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由政党来控制(或称为领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不在该不该领导,而在于如何领导。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这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问题。苏共和东欧各国共产党就是由于领导得不好,丢掉了政权。 共产党赖以立足的一系列基本原则都是符合政党政治一般规律的,例如代表一定阶级和集团的利益,由这个阶级或集团的精英分子所组成,有自己的组织纪律,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等等。在取得政权以前,这些原则在政党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了作用。但是,为什么在执政后,所有这些党都一波三折,程度不同地出现困难和问题,甚至在掌权几十年后又丧失执政地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成为执政党以后,都未能探索到在执政、领导人民开展经济建设的条件下政党活动的基本规律。党的运作缺乏科学性,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一句话,与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不相适应。套用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句式,可以说成:搞了这么多年的执政党建设,什么是执政党,应当怎样建设这个党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他问题概发端于此。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的干预,只是它对这种干预的科学性的要求相比之下要严格得多。这从客观上对政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这就把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伴随着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党本身的运作也有一个适应要求而科学化、制度化的问题,即政党现代化的问题。毫无疑问,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政党来领导。 政党现代化:政党发展普遍规律的要求 什么是政党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是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现代化的内涵。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现代化的阐述,至少在以下各点上是存在共识的: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只是经济方面;现代化以经济发展为起点和动力,推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相应的深刻变化。也正是从这些角度讲,我国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 政党说到底是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进行政治参与的工具。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它要以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领导,以保证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它必须不断改革自身,以适应领导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真正起到上述工具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政党的要求也必然提高。政党过去习以为常的组织结构、体制和运作方式会逐渐变得落后和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改善政党内部的组织运作机制,探寻新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是每一个政党都会面临的问题。所谓政党现代化,就是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 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因此,能不能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适应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进行改革,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改革的命运。这正是提出党的现代化问题的意义所在。 政党现代化: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谈论政党现代化并非刻意求新。以往我们党的许多失误,以及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碰到的大量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与党实现领导的体制和机制、活动方式和方法、党自身运作等等的不够科学相联系的。表现在若干方面。 ——苏共模式的长期的持续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苏共模式是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革命武装暴动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度集权。在取得政权后,列宁曾设想党进行转变,扩大党内民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列宁之后的实践中,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比过去大大发展了。在改革开放以前,总体上我们始终没能突破这个模式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加大了探索的力度。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探索之中,建立其上的政治体制因而也只能相应渐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说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旧模式的影响、建立起了崭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的建设模式,显然不符合实际。目前十分需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对执政以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整个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厘清其中哪些方面是我们党不能放弃的优良传统,哪些方面是我们党适应领导现代化要求的新创造,哪些方面还属于需要锡除的苏共模式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是我们推进党的现代化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当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党的建设领域,也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理论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