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自从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1997年的20年间,对外贸易总体规模扩大了14.7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6%,其中出口扩大了17.7倍,年均增长16.7%,进口扩大了12.1倍,年均增长了14.5%,都超过了同时期GDP的增长速度。(见表1)
在过去20年中,“八五”时期是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阶段。据统计,1991年到1995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0143亿美元的规模,远远超过“六五”时期2524亿美元和“七五”时期4864亿美元的规模,占1978—1996年累计进出口额的一半左右。“八五”时期对外贸易每年的增长幅度都是两位数,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分别比“六五”和“七五”时期高出7.9和8.2个百分点。从出口情况来看,“八五”时期年均规模为1036.6亿美元,是前两个时期的4.3和2.2倍,增长幅度也大幅度提高,超过了20%。进口基本上与出口同步发展,虽然在规模上大多数年份仍然小于出口,但二者在“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非常接近,与“六五”时期进口增长比出口快2.2倍、“七五”时期出口增长又比进口快出2.4倍的特点相比,发展平衡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八五”期间,除去1993年出现12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之外,其他年份出口都大于进口,改变了过去大多数年份出现贸易赤字的格局。 进入“九五”的头一年,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由于出口退税等政策环境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1996年上半年出口连续下降,曾一度出现大幅度滑坡的趋势。1996年7月份以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虽然出口开始止跌回升,全年实际比1995年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仅为1.5%,是1978年以来除去1982、1983年之外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进口也由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减免税政策的取消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全年仅仅增长5%左右。1996年对外贸易出现(197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低速增长。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的出口回升、进口增长减速的势头,一直延续到1997年。据统计,1997年1~12月份,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了20.9%,进口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2.5%。由于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中国再次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并且宣布部分恢复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减免税政策,将有可能重新刺激进口的增长。从贸易平衡情况来看,1994年以后贸易赤字的扩大趋势一直保持到了“九五”的前两年,1997年达到了403.4亿美元的规模,创下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新记录。这种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贸易不平衡有可能成为中国“九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因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199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0%,“八五”末期的1995年,这个反映国内生产对贸易依存程度的指标已经上升到了40.2%,1994年曾经达到44%的水平。1996年由于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贸易依存度有所下降。但1997年略有回升,达到36.7%。按照1997年的水平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中大约有30%左右用于出口,每创造1个单位的GDP,就需要进口0.16个单位的外国商品。 “八五”时期以来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使中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七五”末的199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65%,在国际上排名第16位。但是,1996年这个比重就上升到3.0%,而且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从1992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位居第11位。 二、“八五”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特点 1.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程度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990年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25.6%属于农产品、矿物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是74.4%,其中轻纺、橡胶、矿冶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加工型制成品又占到20.3%,机械、运输设备等仅仅有不到9%的份额。1995年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达到85.6%的水平;机械、运输设备的比重提高了12.1个百分点。1996年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的背景下,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超过纺织品的第一大项出口商品。1997年1—11月,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又比全部出口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也保持了25.6%的强劲增长势头。由此可见,“八五”以来机电类商品出口增长对整个商品出口增长的贡献较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同时期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保持在20.6%左右,工业制成品中机械设备的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