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向国内外宣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要确保达到8%。这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998年的经济增长为什么必须确保8%?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关键在哪里?这是笔者在本文中着力研讨的问题。 一、确保实现经济增长8%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过多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终于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国民经济呈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这是我们多年来力求实现的经济运行的最佳效果。但是,这种良好发展态势是一种暂时现象,还是必然趋势?能否长期保持下去,如何保持下去,这是人们普遍关注并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并呈现同向发展的趋势,即高通胀时高增长,低通胀时低增长。通货膨胀的高低取决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出现供给不足,供应紧张,容易引发高通胀,但这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比较高;当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时,出现供销平稳,通胀率较低,经济增长也比较平缓;而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则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供过于求,生产过剩,甚至经济萎缩。这是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现象。要做到“高增长、低通胀”这种最佳效果的长期共存是不容易的。从去年以来的实际情况看,伴随着我国的低通胀,已经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部分领域生产过剩,企业亏损面加大,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等问题。有的同志问,面对市场经济的这种一般现象,我们能否通过有效的工作,在低通胀的情况下,使我国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关键在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是否准确、有力、得当。如果宏观调控做得好,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结合点找得准,启动市场和刺激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们就有可能在通胀率不太高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如果宏观调控措施不力、不当,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盲目刺激需求,导致经济资源的超常利用,再次引发经济过热和高通胀;要么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资源大量闲置,使经济增长速度过低,甚至出现经济萎缩,从而带来失业率增高,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当前各方面情况分析看,近期内引发经济过热和高通胀的可能性不大,而防止经济增长过低,努力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为什么今年的经济增长要确保达到8%呢? 1、确保经济增长8%,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前提。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纲领,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做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协调发展的两大课题。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都在不断地深入进行。这些改革都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造成各方面经济和利益关系的紧张,影响人们的信心,这些改革都将难以顺利进行。从对外开放的需要来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将会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加快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进程。如果经济萎缩,使外商望而却步,我国的国际形象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国际力量对比来说,我国的经济实力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仍然很大。长期保持较快经济增长,不断扩大我国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确保经济增长8%,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有的同志提出,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是对的,但为什么非要8%呢?5%、6%行不行。我认为,国务院提出增长8%,不是随意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我国国情和12亿人口出发提出来的一个科学的指标,是满足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必须达到的指标。目前,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我国的潜在失业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且每年城镇的新增劳动力,包括大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学者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者,就达700多万人。按有关部门测算,全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安排新增就业80多万人,经济增长必须达到或超过8%,才能缓解就业压力,基本满足就业需求。如果增长低于8%,就业矛盾就会更加突出,还会引发其他矛盾,危及社会稳定。 3、确保增长8%,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按照历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测算,经济每增长1%,财政收入增长不到0.7%。近两年这个系数提高了一些,但不稳定。即使按1:1计算,今年经济增长8%,全国财政收入才能增加690亿元。在正常情况下,用这些钱很难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和社会事业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低于8%,财政就会更加捉襟见肘,难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