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有企业的困难,尽人皆知,国有纺织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当其冲者,更是重中之重。出路在那里,中央已指出了大方向:产品尚有市场的,减人增效,加快技术改造,尽快扭亏为盈;产品没有市场,亏损严重的,争取转产或兼并;扭亏无望,资产抵债的,实行破产关门。破产,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死亡宣判,是痛苦的不得已的选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随着改革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不得不面临这种命运。但是,要生存不容易,要死也困难,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包袱朝哪里甩?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为探索我市纺织行业职工再就业的出路问题,我们调查了一家已宣布破产的纺织企业——重庆第二毛纺厂。 一、从利税大户走向破产、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重庆第二毛纺厂地处重庆巴南区鱼洞镇,有在册职工1606人,离退休人员116人,企业供养人员58人。企业占地137577米[2],厂房32422.2米[2],有粗梳毛纺织专用设备166台,年生产能力120万米[2]粗纺呢绒。截止1996年12月21日,其资产总额为37547321.02元, 负债总额为110064553.22元,负债率293.14%,早已资不抵债,1997年1 月清算小组进厂,实施破产清算。 重庆第二毛纺厂是毛纺粗呢绒的专业生产厂,产品单一,主要生产雪花呢、大衣呢。从1983年至1989年,生产经营状况较好,曾是巴南区的利税大户,累计上交国家利税2500多万元。由于80年代产品走俏,导致盲目乐观,只想着扩大生产,不考虑更新产品。1985年进行技术改造时,贷款4000万购买的机器都是用于生产老产品——毛纺粗纺呢绒的,1989年“6.4”风波后,出口受阻,国内经济大滑坡, 纺织行业首当其冲。进入90年代,国内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厂里生产的雪花呢大衣呢等产品从畅销品变为滞销贷,1990年厂里开始出现亏损,92年以前亏损不大,这时厂里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减少老产品生产量,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扭转亏损是很有希望的。但遗憾的是,面对市场的变化,厂领导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仍继续生产开始被市场淘汰的精纺呢绒产品,2百万米的产品积压在仓库中卖不出去,被迫大幅降价销售, 使厂里蒙受巨大损失,亏损加重,后来降价也卖不出去,就采取代销的办法,使许多应收货款收不回来。因当时实行的是旧的财务制度,这些收不回来的贷款挂在实收帐上,严重的亏损在财务上显现不出来,1994年实行新的财务制度后,问题一下就严重了。 1994年至1995年,厂里也尝试了种种办法试图扭转局面,走出困境,如出租门面、土地、部分厂房,与别人合资办厂等等,但因种种原因不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便是以失败告终,终究不得不面临破产的结局。重庆第二毛纺厂破产后将被港资鸿宇实业有限公司收购。 透过重庆第二毛纺厂由盛到衰,进而破产的过程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不少国有企业所存在的弊病。 一是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热衷于低水平的扩大再生产,产品更新换代迟缓,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 二是一些国有企业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许多企业仍习惯于外延扩张,粗放经营,不善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通过降耗增效,加快发展。 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急于出政绩,盲目立项或扩大生产规模,没有事先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造成诸多失误。 四是部分企业经营观念落后,内部管理不善,产品畅销时可以掩盖一切矛盾,一遇市场变化,各种问题都开始显现出来,一触即溃。 二、职工安置,多种途径有待探讨 破产不仅在经济上使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由此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更令人头疼,诸如职工安置问题。由于大批职工失业将影响社会稳定,本来应该是先破产,再通过社会安排职工再就业,但我国目前一般都是先为职工找到出路,才宣布破产。重庆第二毛纺厂也不例外,鸿宇公司收购二毛厂后,必须全部接收原二毛厂的职工。公司准备实施的安置办法是:老的退养,一部分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即付给这部分人一笔安置费,从此不管,一部分人办停薪留职,一部分留下继续生产老产品(因为老产品还有部分市场)。 而像重庆第二毛纺厂这样有企业愿意来收购的企业幸运多了,但这种行政命令强迫下的接收安置,并非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表现上看,这样“一锅端”的接收办法使工人不至失业,解决了地方政府的心病,似乎是最佳方式。但要看到,这不过是暂时转移了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一,这种办法使不少愿意收购国企的外资,民营等企业望而却步,导致许多资不抵债的国企迟迟不能实施破产。许多企业早已停产数年,职工拿着为数极少的生活费常常闹事,企业债务利息越积越多,政府还得让银行贷款给留厂看守的职工发工资,给下岗职工发生活费,把更多的钱扔进那些无底洞,这样拖着,不仅使国家财产继续蒙受损失,同时职工们拿生活费的时间愈长,就越感不安,怨气就会越积越多,安置一年比一年难,不安全的因素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变得更加严重,更加危险。 其二,这种办法不符合市场经济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加重了收购企业的负担。众所周知,富余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是导致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通病,目前大量的国有企业都有实行“减人增效”,收购企业不可能在新的生产线上安置原厂所有的职工,现何况有的职工个人素质、技术技能不能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在原厂基础上诞生的新企业要良好运行,就意味着新一轮裁员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