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6年,中国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为下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但面对良好的经济形势,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冷静地观察和研究中国的经济全局,就会发现许多突出的问题,有些还可能隐含着潜在的危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增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意识,认真研究和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1、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型和扩张式的增长, 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投资的下降会迅速地影响到经济增长。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投资浪费成为最大的浪费。 中国从1993年开始,已连续4 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吸收外资的国家。近几年国外对中国的投资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增长的速度趋缓。中国40%以上的高储蓄率能保证投资率高达30%以上,投资的增长将快于经济增长,这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难以摆脱外延扩大型粗放式增长的束缚,存在着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限,一旦投资下降或效益不好,就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 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 第三次工业普查所调查的402种工业产品中,有83%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或严重不足,其中有31.6%的利用率在50%以下,如彩电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46.1%。一些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甚至已严重不足,但建设项目依然上马,这在汽车制造、合成洗涤剂、化学农药、中成药、棉纺印染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基础设施方面同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在珠江三角洲有五个新建的机场先后交付使用,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 并都靠近香港,而国际航班只在五个机场中的一个机场降落。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财富的巨大浪费,将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 2、国有企业面临严重亏损,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加。 国有企业如何尽快转变机制,走出困境,已成为一个令人高度关注的问题。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业职工增多。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1996年亏损面达45%,亏损额为690亿元, 比上年同期上升45%,38万家企业产成品库存共占用资金5400亿元。全国有18个省区市盈亏相抵后净亏损,有7个行业也是净亏损。 当前国有企业亏损问题依然严重,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仍然低下,亏损成了国有企业久治不愈的顽症。 当然,亏损面和亏损额不能全面地反映国有企业的总体情况,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和增加值还是在迅速增加的,从亏损额相对于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的比重来看,还稍有好转。国有企业亏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有负债经营的高额利息付出,效益转移和负担过重等。但国有企业亏损、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类型经济却是不争的事实。1997年国有工业增长5.5%,集体工业增长11%,其他类型工业增长14%。 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持续不断地迅速下降。全部国有资产利润率仅为3.9%, 总资产报酬率仅为3.3%,远远低于银行年平均贷款利率, 国有投资得不到应有回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风险。全国约有7 %左右的国有工业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涉及职工750万人,约有2000 万职工在亏损企业工作,还有几百万下岗职工待业,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3、银行呆帐坏帐增加,形成不良债权,金融风险加大。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有所遏制,但违规操作仍此起彼伏。 据第五次全国清产核资统计,1995年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73540.6亿元,负债总额69843.2亿元,所有者权益3697.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5%。不良贷款共有8543.9 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21 %。 截至1997年9月底,银行贷款余额70564.5亿元,若以20%计算,不良债权则高达14000多亿元。统计表明,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大约为75 —80%,潜亏挂帐如果再冲销资本金,恐怕高达85%左右,其中有30%左右企业的负债率实际已达到或超过100%。 高负债的后果是企业难以还本付息,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而银行的负债经营面临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1996年底, 我国的外债余额为1162.8 亿美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为1021.7亿美元,短期外债为141.1亿美元,还本付息224.7亿美元。按国际收支口径计算,1996年我国偿债率为6.7%,债务率为75.6%。 虽然外资进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利大于弊,目前仍保持在安全线以内,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国家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已达到30%以上,到1995年底,国内发行有价证券到期兑付后余额已有6000多亿元。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742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到1997 年8月底为1643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经过近两年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治理整顿,泡沫经济得到有效遏制,但巨额游资仍然蠢蠢欲动。伺机兴风作浪。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