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一论断中强调的利益矛盾,抓住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内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矛盾指明了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正确分析和处理农村的利益矛盾,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农村利益矛盾的突出表现 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贫富差别,使部分富裕程度较低的农民心理失衡。农村的改革尽管已有十几个年头,农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有一部分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差异,地区和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即使同一县、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全国还有6500万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一部分兼营或专营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已率先富了起来,而那些家庭劳力少,单一经营农业,缺乏资金和门路的农民,生活依然困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拉开有一定必然性,但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容易造成部分收入较低的农民心理失衡,一旦触及自身物质利益时,矛盾纷争势所难免。 收入难增,公平受损,使部分难以得到合理收益的农民心中不满。一些农民在生产中投入不断增加,收益却增长较慢;少数农村对投资、办厂等重大事项缺乏科学论证,盲目上马,造成亏损,使部分农民在美好的憧憬中将“血汗钱”耗损;一些人倒买倒卖化肥、种子,乱涨电价,甚至坑农害农,兜售假农药、假种子,导致农作物减产,使农民的劳动所得在被欺骗中打了“水漂”等,导致部分公平受损的农民心中不满。 领导失当,形象不佳,使部分农村利益矛盾升级。少数农村干部在关系到群众直接利益的一些重要事情上,为谋取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定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土政策,结果应该给予群众的,群众得不到;有些农村干部在各级“目标激励约束”下,为了追求“政绩”,急功近利,工作浮躁,搞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对上级交给的任务,层层加码,不顾群众的承受能力,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有的农村干部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中摆阔气,讲排场,挥霍浪费,使本该用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有限资金流失;还有的农村干部在群众遇到利益纠纷时,不能妥善处理,起不到预防问题、理顺情绪、解决矛盾的作用,反而使矛盾由小变大,不断升级。 二、新时期农村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 农村多种经营的迅猛发展与现行经营体制不完善,是诱发利益矛盾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在农村的出现,农村现行的经营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越来越明显。比如:“实物归户”使农村集体经济变得十分薄弱,客观上造成农村基层政权只索取不服务的状况,缺乏对农户的向心力、凝聚力,对贫富差距拉大现象无能为力;“土地契约”与土地非商品化的结合,凝固了土地占有,制约了土地流动和使用的转换,使一些地块零散难管理、品种布局难安排、农田基建难配套的农户难以施展力量,一些长期种植劣等土地的农户收益势必受到影响;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户对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也易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利益矛盾。 农村生产力薄弱与农民利益外流,是产生农村利益矛盾的另一原因。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后,农户生产基本上处于小生产状况,生产能力低下;国家对农业投资过少,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农民通过市场交换损失掉相当部分的价值和利润;很多农民难以支付受教育所需费用,文化素质偏低,也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储蓄和信贷差额,对农业的投资小于农业税,农民的纯收入增速赶不上税赋增长,农业资源非农化超出了承受能力等因素,使部分农民终年辛劳难增收,再加上农村的各种摊派过滥,部分农民感到负担沉重。 部分农村干部工作不得力与一些农民自身素质差,是产生农村利益矛盾的又一原因。农村干部是基层政权的中坚力量,面对错综复杂、日益增多的农村利益矛盾,农村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协调能力。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看,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难以适应。有的思想涣散、工作疲塌,使矛盾和纠纷久拖不决;有的为人情所累,奉行好人主义,遇事绕道走,生怕得罪人,或处事不公,使本可处理好的矛盾激化;有的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行贿受贿,起不到带头作用;有的思想意识不好,作风简单粗暴,不能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使群众产生抵触情绪,将矛盾升级。此外,部分农民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村的利益主体相对独立,一旦遇到争水、争地等情况,一些文化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民就意气用事,口出秽语,拳脚相加,甚至触犯法律。 三、处理好新时期农村利益矛盾的途径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紧紧抓住处理好利益矛盾这个制约农村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严肃认真地做好以下工作: 义利并举,把搞好思想教育与利益调节相结合。新旧体制转换,农村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急骤变化,使农村群众对利益问题产生一些看法和想法,这是正常的。在处理农村利益矛盾中,要正确引导,避免因为一些小事酿起事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农村群众的思想工作越要做深做细。要善于用政策引导群众,把困难向群众讲清楚。比如在交粮、纳税、提留、宅基地划分、土地征收等方面,要向群众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政策和规定,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收入差距等问题,要讲清收入差异与分配不公有什么区别,哪些致富是合理的,哪些是非法的。要用改革的思想对群众进行教育,使大家明白个人、局部和眼前利益为什么要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把事实摆清,把道理讲透,使广大群众自觉消除误解,增加共识。当前,应根据农村发展的要求,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反对贫富悬殊。对群众议论较多的分配不公、非法暴富现象,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依法强化征管个人所得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要认真安排好一、二、三产业资金投放比例,宁可放慢一点工业发展速度,也要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使农村群众的利益得到补偿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