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目前,中国的改革已到了最艰难的阶段。中国的改革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改革的众多难点和矛盾都集中表现在金融这个焦点上。可以这样说,中国政治、经济的矛盾都可以在金融这个焦汇点上表现出来,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又都是经济方面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国的金融结构的发育滞后,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瓶颈。中国金融结构的发育和成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它其它现代市场经济的杠杆都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是金融结构的发育过程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常常遇到的情况是,一方面单项的金融改革取得成就,但另一方面又相伴生着更为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经济改革的焦点集中在金融上,另一方面金融的改革的每一步又受到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制约。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更加综合的、宏观的、配套的、总体的角度来思考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又不得不从具体的、微观的、单项的局部的金融现象上进行更为细致的改革操作。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改革的难度。 中国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货币信用总量膨胀,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1978年到199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7%, 通货膨胀率平均为7.5%,广义货币(M2)平均每年递增25%。 广义货币在这样长时期里,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是极为少见的(资料计算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前中国的M2/GDP值早已超过100%,达到105%,这种超高的M2/GDP值标志着中国执行的实际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已造成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局面。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效益不对称,金融机构追求资产数量的增加,但不注意资产的质量,加之国民收入过高向居民倾斜,就为金融资产的膨胀提供了基础。根据《中国金融年鉴》提供的数据,1990年以前,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年均增长速度为23.4%,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到1995年竟达到40%以上。如果金融资产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储蓄又保持这种速度得不到抑制,中国将随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 由于中国信用规模扩张过快,企业信用萎缩,使企业过分地依赖银行贷款,形成了对银行流动资金的挤压,助长了商业信用的不规范性,企业“三角债”蔓延,企业负债居高不下。据国有资产局的统计数字,1980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18.7%。1990到1993 年分别为58.4%、60.5%、61.5%、71.7%。1994年对12.4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上升到75.1%,若扣除实际的挂帐损失,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3.3%。由于资产负债率高,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1995年实行拨改贷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从固定资产投资到流动资金全靠银行贷款。是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一季度,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出现了净亏损。总额达到34.1亿元。亏损企业的比重从1995年同期的40.8%,上升到44.9%,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这个比例由41.5%上升到51.4%。 (《经济研究》1996 年12期易纲)。 2、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金融运行风险加剧 目前,专业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张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储蓄和各专业银行的本身利益和职工利益挂钩,揽储大战竞争激烈,随时都有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受政府投资扩张和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挤压,信贷规模的控制难以奏效,大量的资金在企业沉淀、板结和死滞。据《中国金融年鉴》提供的1995年统计资料证明: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逐步下降,1995年末,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2.3%。如果按国有银行1995年末贷款4万亿元计算,大约有不良贷款9000亿元。 有相当比重的不良贷款已成死帐,没有收回的可能。1995年国有银行应收未收利息高达2200亿元,比1994年增加近1000亿元。国家银行贷款年周转速度已由1993年的1.32次降到1995年的1.15次,即313天才周转一次。1992年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缴利润343亿元,1994年降为166亿元,1995年竟出现了除中国银行外的全行业性亏损。 3、社会资金成本上升,社会资金呈恶性循环状态 中国实行高利率或变相高利率的稳定和吸引储蓄的政策,造成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限,从而导致社会资金成本不断上扬。银行高成本的信贷资金投入,由于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的制约,形不成相应产业,使社会资金的循环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又反过来寄希望银行投入更大的资金以解开这个套。社会资金呈现质量低下的信贷资产增长,出现了恶性的资金环流现象。所以,在中国才出现了一方面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资金滞死、积压、浪费,资金的使用效益极其低下。 4、信贷资金流向失控,贷款规模控制目标失效 首先是固定资产贷款失控。在国家银行固定资产贷款计划规模外,国内金融机构贷款仍大规模流向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的“自筹资金”中70%以上是借入资金,主要是来自金融机构。199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01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106,48亿元,如按70%的比例推算,大约有7453 亿元资金是来自金融机构, 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7.2%,有了这些信贷资金的支撑,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屡屡膨胀。在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扩张行为下,将流动资金贷款也投入到固定资产上,许多建设项目一分自有资金没有,全靠贷款建设,为日后难以达产达效埋下了祸根;还有一些建设项目靠贷款强行上马,由于属于扩张型的项目,资金缺乏,就不打足流动资金,或根本没有流动资金也强行上马。由于流动资金难以筹集,长期不能投入生产,致使已使用的信贷资金利息累加,没有正式开工,就已负债累累,成为死又死不起,活又活不起的“半拉子”项目。1995年底, 我国基本建设项目投入资金总额高达7404亿元,比1985年增长6倍。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 使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巨大的重复建设和巨额的资金积压和浪费。基本建设战线过长造成了信贷资金投入后,长期形不成产业,加剧了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缓和效益低下。目前,中国信贷资金本金甚至利息也难以回收绝大多数是上述情况造成的。其次,信贷资金流向失控还表现在国家银行资金向系统外大量泄漏。银行运用信贷手段,推销、垄断信托和证券业务、使这些机构处于天然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银行还通过自办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注入资金,使国家银行资金大量泄漏向房地产和证券业炒买炒卖,这样就绕开了贷款规模的控制。在全国积压的房地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资金是银行的。在上海、深圳两地证券所银行资金介入股票交易也是屡屡发生,也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