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有三:一是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为了不使自己落后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是物价水平的稳定,避免经济和社会大的波动;三是有一个较为满意的就业水平,失业率在社会能忍受的限度之内。那么,我国就业的趋势是什么呢?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城市贫困 世纪之交的10年中,就业的形势很不乐观。失业的人数必然要增多,随之形成城市贫困人口增加、住房困难等新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也将加重。我们先来看就业方面的形势。 进入就业年龄期的新增劳动力增多,仅城镇本身自1996—2005年将新增4000余万劳动力。每年需要安排就业400万人。 农村向城镇需要转移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即使这样,农业中还将剩余劳动力1.5亿之巨)。按照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每年需要向城镇转移1000余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会排挤工人的原理,同样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业产业。第二产业企业如果在它的有机构成提高后,工人数量不减少,而且工资水平上升,由于资本收益率的递减,必定会难以为继,甚至破产。由于几十年僵化的劳动就业制度,工人无法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随时再分配和调整,时至今日,已累积约为2000万左右的富余职工。每年平均需要消化200万人。 经济发展是阶段性的,产业结构也要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将不时地有相关的企业缩小、转产和破产,其职工也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企业只生不死、职工不能流动等种种原因,目前在企业中积累了结构性剩余的劳动力约在1000万人左右。每年需要再就业的压力为100万人。 因此,上述四项相加,世纪之交的10年期间,因新增城镇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动形成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平均每年为1700万人。 全国下岗的人员在1600万人以上,通过各种渠道再就业的约一半,还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岗位,加以500万左右的登记失业人员,保守估计失业的人数在1300万人以上。东北和其他地区的重工业城市,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城,一些资源型城市,失业问题尤为严峻。 与失业相关的是分配机会的不均,并将产生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 就业是劳动者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最基本形式,工资分配上的不均,只形成到职工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但是,失业的人员与在职的职工相比,形成的并不仅仅是分配差距的问题,而是分配机会不均的问题。目前,城市的许多福利已经市场化,企业和城市政府对居民的暗中补贴多已取消,而失业保障还极不完善。由于过去的劳动者不能流动,从一而终的就业体制,一家夫妻或者几代都在不景气的企业甚至在同一个不景气的工厂工作,从而失业和半失业给这些家庭造成极大的困境。农村贫困,还有一块土地作生活保障,而且生活费用比城市低得多。城市贫困,因城市中的生活费用太高,又无自己的生产资料作为谋生的保障,将使人陷入绝境。 值得指出的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结构性调整和企业减人增效,集中地发生在过去国有企业多、重工业和资源性产业基地。这些地区过去资源产业和第二产业太重,目前许多部门都很不景气,停工和半停工企业多,下岗和半下岗职工多,收入减少,导致区域性的第三产业萎缩。一些学者建议,第二产业过重的地区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其实,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一个条件,就是第二产业生产率很高,劳动者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有一个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在工业不景气和失业半失业人口较多的城市里,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半失业和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也将成为城市贫困的一部分。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企业用各种资金购买和建设了一批住宅,使重生产轻生活时代积累的职工住房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企业无力再进行住宅的购建,而近几年就业的劳动者较多,而且以后新增的就业人口压力也很大,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工资制度的改革,还远不能与住房制度改革相适应。因此,低工资者特别是失业和半失业职工今后的新一轮的住房问题,将会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二、扩大就业和稳定社会的对策 解决就业问题和仰制通货膨胀同样重要。物价水平太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而失业和半失业的人数多了,社会同样不稳定。因此,对两个问题解决的重视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1、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才能较为宽松地解决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据计算,经济增长速度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上升一个百分点,致使近700万人失业或者半失业。 考虑到就业的压力过大,经济增长速度不可压得过低, 如果年经济增长速度降为6%,则停工半停工的企业会更多,失业人口将会增加到千余万人。 2、用直接融资来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目前,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产销率不高,产品积压,有效需求不足,应当适当扩大需求。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扩大有效需求?今后几年里,由于银行商业化改革,加上对银行监管的加强,银行自己实际已经在模拟市场,对资金贷出的效益进行估计。虽然由于国有投资和国有企业虚假的资金需求很旺,但是银行不能按照虚假的无效益的需求供给资金,而老百姓的资金渠道单一,往银行系统流,使银行系统中发生资金剩余。贷款资金剩余,意味着间接融资形成的需求减少,就业容量也就减少。目前的消费需求不旺,则是由于银行给一些低效益的企业贷款少了,这部分企业的职工所发的工资和资金也相对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