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分析厦漳泉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过程,以及近十几年来利用外资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本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在优势进行评述。 关键词 厦漳泉地区 外向型经济 条件与特征 1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1 有利的国际机遇,活跃的台商投资 厦漳泉地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和东南亚。全省有80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其中70%的祖籍在闽南各县。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侨乡优势决定了福建与港、澳、台和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悠久的、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基本缓和,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心。一些发达国家劳动成本上升,投资环境劣化,急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为闽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厦漳泉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能较快地感受亚太地区的经济信息并参与竞争。尤其是当今台湾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日趋增强,产业高度化、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显,与闽南地区的优势资源、较低的开发程度和强烈的发展欲望构成互补性。有关资料表明,台湾的外汇储备已达900亿美元,超过日本、南朝鲜的外汇储备,现在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11000美元。经济学家预测,台湾大约有300~350亿美元需要向外转移投资。近12年来已向东南亚各国和我国沿海各省市投资共90多亿美元,其中泰国24亿美元,马来西亚11亿美元,我国粤闽两省的台资约有36亿美元,占大陆台资总额的76%。可预见,台商对广东、福建沿海的投资今后还有较大的增长。因此,闽南沿海地区应当抓住台湾对外转移资金的机遇,发挥沿海地理位置和闽台关系的优势,更多更好地吸引台商投资。这样做符合闽台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交流。 1.2 优惠的国家政策 特殊的国家政策,尤其在厦门经济特区和漳州、泉州等一些市县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闽南沿海地区构造良好的吸引外资的软硬环境。 闽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1984年又将特区范围从2.5km[2]扩大到厦门全岛,并允许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漳州、泉州于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开放区,随后两市所辖各县也全面开放。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中央赋予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闽南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88年,国务院公布了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22条,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海沧地区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在中央对台政策鼓励下,闽台两省经贸合作经历了一个投石问路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厦门已成为台胞探亲旅游和投资贸易的热点,泉州、石狮和漳州也出现较好的势头。在引进外资的策略上,提出了“以港引台”、“以侨引台”、“以台引台”的方针,即以香港为中介吸引台资,发挥华侨的优势引进台资,办好现有的台资企业,以成功的典型来吸引台资。目前,台商在闽南地区的投资领域涉及到20多个行业,其中以工业为主,包括农业、交通、商贸、旅游、房地产等。在工业项目中,以电子、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为主,符合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 1.3 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过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0多年的发展,闽南经济区的面貌已显著改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商业购销两旺,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在福建经济中,闽南地区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地面积约占全省20%的闽南地区集中了全省37%的人口。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288.38亿元,占全省的41%;工农业总产值438.21亿元,占全省的40%;乡镇企业总收入为216.14亿元,占全省的41%;社会商品零售额151.89亿元,占全省的47%。闽南地区较为坚实的工农业生产基础,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近年来,厦、漳、泉等一些城市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加强老企业改造,积极开展外引内联活动,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在投资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调整趋向更高的层次。如厦门市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4亿元,1992年已达到78.91亿元,增长了11倍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由1980年的12.6:57.8:20.6调整为1991年的8.06:41.37:29.48。厦漳泉的工业仍以轻型结构为主,基本形成了电子、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六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并从技术、管理、人才、设备等方面提供了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也为外资投入创造了条件。在第一产业中,农林牧副渔五业协调发展,创汇农业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全区相继建立了畜牧、水果、水产、茶叶、花卉等7类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创汇农业基地。泉州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日益壮大,现已拥有乡镇企业6万多家,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35.37万元。目前正出现乡镇企业嫁接外资以求不断发展的趋势。另外,以房地产、旅游、金融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闽南地区199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1亿美元,利用外资新签合同846项,占全省新签合同数的69.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44.5%。可见,厦漳泉地区在外经和外贸的发展上已具有较强的实力,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1.4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 近10年来,闽南沿海开放城市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促进了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厦门自创办经济特区以来,一直重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由于台商投资发展迅速,原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新的需要。1988年以来,厦门特区在治理整顿中压缩了一些基建项目,集中力量保证东渡码头二期工程、厦门大桥以及机场、通讯、湖里二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到1992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已开辟43条国内外航线,每周170个航班,航空客运量达216万人次。厦门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10万吨级轮船可直泊内港,5万吨级轮船可靠岸装卸,已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年吞吐量为650万t,正在建设的东渡港二期工程完工后,厦门港总吞吐能力将突破1000万t。鹰厦铁路仍是厦门通往全国的唯一铁路,目前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厦门大桥于1991年5月通车,昼夜通车能力2.5万辆,从根本上扭转了车辆进岛困难的局面。在邮电通讯方面,厦门是我国第一个具备全数字程控电话网的城市,现有4.3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和960路微波通信工程,可直拔15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400多个大中城市。厦门电网已与全省电网联接,岛内7.5万kW的保安应急电站和高殿水厂一期工程的竣工,大大地缓解了厦门市供电、供水的紧张状况。由此可见,厦门经济特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