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浦东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自1990年4月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来,新区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重点小区开发初见成效,成为世界瞩目、国内关注的快速发展区。 4年来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出现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大背景看好的环境效应、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增长效应、浦东新区优惠政策实施的政策效应和市政府及新区管委会大力促进新区开发建设的工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前4年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机遇。这些重大转折包括:①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②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逐步向高新产业转移;③海外投资结构出现升级,对华投资的试探性阶段即将结束;④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发生转变转变,以获取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为目的中小资本的次区域合作开始退居第二位。这些转折将使浦东和上海在80年代次区域合作中尚未发挥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机遇。“十四大”以后,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有助于促进各地区和各部门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打破和消除条块分割与不平等竞争,加速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浦东率先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和发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 三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今后几年,香港与广州80年代所形成的经济走廊将逐步拓展为香港──武汉──上海经济大三角。浦东作为大金三角的一极和长江黄金水道的最前沿地区,将在沟通三角循环和长江流域对外交流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今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目标将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目标转变为进出口平衡的“中性”目标。这一转变将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使浦东金融贸易功能的发挥获得前所未有的良机。特别是今明两年我国面临“复关”的形势,有可能在扩大对外开放上迈出大步,这将为浦东扩大对外开放的浓度和广度提供难得的机遇。 但是,在出现上述机遇的同时,今后几年浦东经济发展将面临五大挑战: 一是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的挑战。由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欧洲统一大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大量吸纳和东欧与独联体国家资金需求膨胀,国际资本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但由于美国“双赤”局面难以消除,日本“泡沫经济”的震荡所带来的破坏以及德国统一造成的困扰,世界三大资本输出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大大削弱,全球资本供应已开始趋于短缺。加上亚太、拉美和中东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国际资本流向出现明显的分流趋向。这将会对今后浦东新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国内各省市竞争性的发展挑战。在中央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使浦东发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龙头作用的目标以后,国内一些省市也纷纷提出要建成全国或区域经济中心的口号,并在城市建设和吸收内外资上采取了实质性措施,制订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形成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相当一部分资金有可能向周围和内地省市分流。 三是宏观经济改革带来冲击的挑战。今后出台的宏观经济改革使浦东新区原有的政策优惠程度受到一定影响,新区与内地政策“落差”大幅度缩小。关且,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使一部分外资企业蒙受了较大损失,导致大量的外商投资出现观望,吸引外资速度减慢,一些中小资本已开始向海外转移。因此,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近期内有可能影响浦东开发的进程。 四是宏观政策调控的挑战。这次宏观调控政策已使国内省市和中央部委投入到浦东的开发建设资金被大量抽回,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受到严格控制,新区开发建设资金开始出现紧张。今后几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中央将不得不继续实行较紧的货币政策。在这种形势下,浦东开发建设有可能面临严重的“供血不足”危机。 五是“复关”的挑战。今明两年中国有可能“复关”。“复关”将使浦东新区现存的优惠政策在实施统一的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下进一步淡化。并且,关税进一步降低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对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作为新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替代进口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因此,与前4年相比,今后几年浦东新区经济的总体环境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有些方面挑战将有可能大于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再造新区的总体竞争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近期保持和进一步加快浦东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近期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点 根据前4年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今后几年可能面临的形势,我们认为近期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理顺新区内部的各种机制,以贸易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开拓金融贸易功能,加快建设步伐,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新区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区经济的进一步持续、高速发展。具体发展思路是: 1.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实现浦东开发目标模式的转换,再造新区优势。 前4年浦东开发实际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开发区的目标模式,主要工作重点放在了制定各种“比特区还特”的优惠政策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方面明显滞后。这是造成新形势下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推动力不足的根源。从今后看,经过前几年地区间相互攀比和政策优惠的层层加码,地方政府进一步扩大政策优惠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各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能否提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复关”的来临,地区间政策差距的拉平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对浦东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中央有可能继续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植和优惠,但不可能形成深圳、海南等特区80年代所形成的对内地那样大的政策“落差”。而且,随着各地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深化,中央政府地区倾斜政策对推动区域经济超前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弱,80年代以政策优惠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已经逐步走到尽头,依靠特殊政策实现发展的开发区模式已不再是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从全国看,9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将是经济市场化进展最迅速的地区。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将向市场机制最完善的地区集中。谁先改革,谁的步子大,谁就会赢得优势。浦东新区应率先在全国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从政策优势到机制优势的转换。通过形成新的机制“落差”,重构新区的竞争优势,为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