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发展历史上,《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古典名著长篇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先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成功地把四大古典名著搬上屏幕,继1987 年拍成36 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1988年拍成25集系列剧《西游记》、1994年拍成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之后,又于1997年拍成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掀起了“红楼热”、“西游热”、“三国热”和“水浒热”,弘扬了民族精神,普及了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名著改编的经验,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一、体现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电视剧《红楼梦》,以广阔的社会背景,表现了贾府中的多种矛盾,展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败人亡的衰败过程,揭示了《红楼梦》悲剧的社会意义。 在原著中,曹雪芹描绘了封建贵族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主子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宝玉和黛玉这两个封建叛逆者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之间的矛盾,嫡庶、妻妾、手足之间的倾轧和争斗);主子与奴仆之间的矛盾;奴仆之间的矛盾;四大家族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交织成一幕封建社会的衰亡史。 《红》剧通过第二集贾雨村审理薛蟠杀人案,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枯与共的关系网,以后在各集中不断展现各种矛盾。通过乌进孝缴租表现了农村的贫困和不景气,暗伏危机;探春理家,透露出贾府的入不敷出;抄检大观园,造成群芳凋落;直到第35集锦衣卫查抄荣国府,中间大故迭出,风波屡起。各种矛盾冲突的双方,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内藏杀机;时而唇枪舌剑,时而暗设陷井。全剧表现了荣宁二府破败的必然趋势,并以“大厦倾倒”前的低沉、郁悒的气氛、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以及隐藏在欢乐中的凄凉感,形成了《红》剧的悲剧基调。而且从这一悲剧的基调出发,在某些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结局的处理上,高于《红楼梦》书中的后续40回。高鹗在续书中,写了“沐泽皇恩”、“兰桂齐芳”的结局,《红》剧去掉了这个光明尾巴。让四大家族“大厦倾倒”一败涂地;元妃的死,不是由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痰气壅塞”,而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斗倾轧的牺牲品而猝死;宝玉与宝钗的成亲,不是王熙凤的“掉包计”,而是“奉旨完婚”。这样处理,更有利于揭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说明破坏这两个叛逆者婚姻的,不仅仅是贾政、王夫人等人的意向,而且是整个封建势力。又如“探春远嫁”的情节,把书中的贾政与镇海总制联姻,改为朝廷昏庸,战败和亲。这样,探春不只是“远嫁”,而且是屈辱从命“和番”,作为战败国的“抵押品”,以换回被俘的南安郡王。这样,便把探春的个人命运悲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联系起来,突出了探春婚姻悲剧的社会原因。 古典名著《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地府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民反抗统治者、反抗邪恶、征服自然、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系列剧《西游记》成功地再现了原著以波谲云诡的笔触写出的神仙幻境、魑魅魍魉和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故事。 编导在改编《西游记》时,本着“忠于原著、慎于创新”的原则,对原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突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原著共一百回,其中,有的情节重复雷同,比如唐僧总是被妖精诱骗、裹胁、险些丧命。有的情节宣扬封建迷信、因果报应,改编时都加以舍弃,然后提炼集中,改编成25集。并从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章回小说这样的民族传统审美趣味出发,采取了拍摄系列剧的形式。在艺术处理上,每一集都有独特的风格,让观众有新鲜感。 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巨著,它不仅再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初年近一个世纪里群雄割据、火并撕杀的局面以及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纵复杂的政治斗争、神奇多变的军事斗争,也塑造了众多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它不仅包容了统治经验、军事谋略、战术战例、斗争策略、指挥艺术、用人之道;也融汇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智慧、传统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审美感情和人生哲理。所以,《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不朽名著,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璀灿结晶。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成功地展现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编导用浓墨重彩去表现魏、蜀、吴三国的形成与斗争,表现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主要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的驰骋纵横。与原著相应的部分比较,它更加强化和突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当代审美意识去剖析原著,去芜取精,删繁就简,让原著精髓更放异彩。原著中脍灸人口的段落以及为人民群众所熟知的故事情节,如《巧使连环计》、《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群英会》、《草船借箭》、《苦肉计》、《横槊赋诗》、《火烧赤壁》、《甘露寺》、《卧龙吊孝》、《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走麦城》、《空城退敌》、《秋风五丈原》等,都在剧中或以磅薄的气势、恢宏的场景;或以抒情的意境、感人的细节;让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赞叹、感慨、惋惜、落泪;随着人物命运的演变及悲剧的结局而领悟人生的哲理。 原著《三国演义》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全书的宗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里存在着必然性。《三国演义》的编导,不仅在剧中展现原著所叙述描绘的各封建割据势力的此消彼长,魏、蜀、吴三国的形成与盛衰,而且形象地揭示其成败、盛衰的原因,从剧中故事情节的偶然事件中,揭示历史的必然规律,从而使全剧更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一点,不仅在每一集的片尾主题歌中反复吟唱“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的歌词中加深了印象,而且也在编导对剧情的把握与情节的处理上得到印证。比如剧中表现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既交待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胜败的原因。《三》剧表现袁绍由于多谋寡断、嫉才妒能、刚愎自用导致战略战术的指挥失误,从战略优势走向全面崩溃灭亡;而曹操由于多谋善断、知人善任,集思广益,采纳荀彧的“坚守待变”和许攸的“奇袭乌巢”的战略战术,从而转弱为强,一举全歼袁兵,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