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头,到头来还是吃力不讨好,甚至落得个千夫所指。我猜想,致力于把文学经典搬上银幕或荧屏的艺术家们,耳边会时常响起一个声音: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声音未必会使他们止步不前,却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因为他们的命运提在广大百姓的手里,而广大百姓对他们的提醒和苛求有着充分的道理,谁让他们去碰那些妇孺皆知并深入人心的经典呢?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算是过了这一关了,因为从媒体呈示的反馈看,该片的播映,受到了相当的欢迎,甚至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水浒热》;收视率的统计,主题歌的传唱,有关书籍的畅销,以及创作人员知名度的提高,都可作证。而且我想,无锡“水浒城”的门票一定较以往好卖,宋江故里及梁山旧址的游客激增,也未可知。这是题外话,打住。 我自己作为广大百姓的一员,与大多数观众的态度基本一致,也就是认为《水浒传》的改编总体上是成功的,否则我不会守在电视机旁一集一集地从头看到尾,就四大古典名著电视剧对我的吸引力而言,这还是头一回。这说明,此次改编,没有触动我那根捍卫经典的神经,而以我对古典名著的钟爱,这根神经是十分敏感的。但这也不是说,电视剧《水浒传》对经典的处理,就没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平心而论,如果我手里攥有一张对经典改编把关的通行证,我会愉快地把它发放给《水浒传》剧组的艺术家们,但也会在通行证上写下几句附言,说说我对这次改编经典之得失的感受。因为职业和爱好的关系,我大致还算得上一名经典的守望者,也想看到文学经典在“改头换面”后,仍保持甚至增强其原有的魅力。以下谈的,就算是写在“通行证”上的附言吧。 就从最显眼的地方说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影视是视觉艺术;把古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也就是把原来的文字形象转换成视觉形象。对《水浒传》来说,这意味着,梁山好汉们一个个从书中走出来,跳上荧屏,成为活脱脱的人。这种转换,需要编剧、导演、摄像、美工等一干人的力量,但最终要落在演员身上。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和表演,而演员塑造的形象与书中的原型在多大程度上吻合,是观众判定改编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我在这里说“吻合”,决无贬低演员创造力的意思,这乃是改编经典的特性。如果完全是创作,演员的表演或许会有较大的空间,但既然是改编,就不能够任意发挥,否则何必挂靠经典而不自立门户呢?更何况经典的艺术形象在广大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轻易改动,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甚至导致改编的失败。所以说,演员的表演就是小说改编为电视剧后能否为广大观众接受的关键,而视觉形象与原有的文字形象能否吻合,又是演员表演成败与否的关键。我看到《水浒》播出后一次观众与演员的见面会上,主持人问观众某某演员象不象林冲,某某演员象不象李逵;这“象”与“不象”,就是经典的改编是否得到通过的标志之一。当然,这“象”与“不象”不能仅仅理解为长相或派头的相似或相差,而应该体现在气质、性格、神志等更为深刻的方面。用中国古典美学的标准看,“象”不仅仅是形似,而且应该是神似。这就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具体的描写,在中国老百姓的脑子里也有大致的模样,又经历代画家的描绘,大致上有个“原型”,而演员的任务是把这个“原型”用形体、动作、言语、神情展现出来。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弄得不好,就会走样;即便不走样,也会苍白无力,让人觉得倒不如去看小说。这样的例子从前不是没有过,对于《水浒传》来说,这也是一个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在这一点上没有失望,甚至可以说有些振奋;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宋江。 说老实话,在观剧之先,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宋江这个形象。一来因为他是这部英雄传奇中最不具备英雄本色的人物之一,二来因为他是这部连环式结构(故事接故事)的小说中唯一贯串全书的主人公;加之形貌平常,性格怯懦,在梁山众好汉的反衬下明显地缺乏力度,演起来会相当困难。然而剧中的宋江却活灵活现,神情毕肖(参照小说而言),着实令我惊喜。这不能不归功于李雪健的表演,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他把宋江这个人物吃透了。因而演起来从容自如,游刃有余,说得夸张一点,是精彩纷呈,大到慷慨陈词、装疯卖傻,细到举手投足、一招一式,无不让人心悦诚服,暗地里说:嘿,这就是宋江。我斗胆说一句,《水浒传》的戏,有一半是靠“宋江”撑住的。 俗话道,外行看热门,内行看门道。我对表演艺术是大大的外行,故不敢对演员的工作说三道四。以上谈的,大抵只是一个普通观众对于电视剧再现经典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而我相信这种要求在大多数观众心理中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应当为电视剧艺术家尤其是直接演示经典人物形象的演员们所重视,不然的话,拍出来的戏给谁看呢?不用说,《水浒传》剧组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大力气的。这不仅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也可以从许多有关拍摄的报导中看出,这种敬业精神,当是改编经典的成功之道;而以这样的敬业精神去塑造经典人物形象,也会得到老百姓的热情回报。 但在这里我要强调的不仅仅是敬业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水浒传》的拍摄之中,是不用怀疑的。以演员而论,谁要是偷工减料甚至稍有懈怠,恐怕早就被开了出去。然而从剧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形象看,虽然大都立了起来,但在艺术表现力上还是略有等差,有的甚至比原著中的形象有所倒退。这种艺术表现力的差距倒不一定是因为演员的演技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艺术修养的高低和文化底蕴的厚薄。由此而来的问题在现代或创作题材剧里或许不太明显,但对古代剧尤其是经典改编剧来说,就十分打眼了。因为古代经典的美学蕴涵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作品;又由于时间的跨度,古代经典的艺术形象有着深广的历史积淀,渗透着特定时代的趣味、情调和精神。不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转换成视觉艺术的人物形象终究显得单薄、肤浅,最不成器者,还会流为一个被抽空了的符号或名字。而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或虚或实地是被加以不同程度的描写的,按理说,成为视觉形象后应该更加光彩照人,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神气萧索。我仔细琢磨,问题应当出在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上;也就是说,没有或欠缺一定的修养和底蕴,是很难为人物形象传神写照的。究竟怎样去传神写照?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定律,但最起码细节是应该照顾到的。不妨举个正面的例子,即宋江的步伐。宋江出场时,是迈着小碎步,那时候他是郓城县的刀笔小吏,这种步伐很能体现他的身分和个性。待上梁山坐了头把交椅后,这种步子渐渐少了起来。以后受招安成了朝庭命官,宋江的步伐愈发舒缓了。小说里并没有特意去写宋江的步子,但成为视觉形象后,这类细节却不能不顾及到,因为观众们认识宋江,就是从这样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开始的。对这个名唤宋江的人物,人们凭什么断定他是宋江而不是晁盖或其他角色,是宋代的宋江而不是今天的宋江,是小说《水浒传》里的宋江而不是随便什么人臆造的宋江呢?除了剧情的交代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不经意的一招一式和举手投足了。“于细微处见精神”,这虽是一句套话,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却是至理名言;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恐怕连想都想不到。李雪健饰宋江能有如此传神妙笔,一定得力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谙熟(很可能深通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以及对传统文化及风俗人情的深思熟虑。这恰恰是时下年轻一代演员所缺乏的。然而对待《水浒传》这样的古代经典,没有这方面的功力,要想把人物演活,是会遇到许多麻烦的。在电视剧《水浒传》里,就人物形象的表现而论,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在此;让我若有所失之处也每每在此。推开来看,其他几部古典小说改编的得失,也或多或少地与此相关。最典型的要数《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少爷小姐,让一群在现代都市里长大的少男少女去演,实在是难为了他(她)们,尽管他(她)们为拍戏而认真读过几遍《红楼梦》,但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大家族里的人情世故和文化氛围,哪里是读几遍书就能弄明白的?因而创造出的角色大都成了剪纸。我也算看了二十余集,可十二金钗是什么模样,脑子里空空如也,更不要说其他的小姐、丫环了。当然,不能苛求所有的年轻演员熟识古典文化及艺术,但对于经典的改编来说,具备一些这方面的修养,是有必要的,因为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文学经典,要为古代文学家和今天的观众负责。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把电视剧《水浒传》在人物形象上的特点,具体说是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带来的得失,当作改编经典的一条重要经验,以期今后同类工作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