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喜剧小品一直活跃在荧屏上。其中,电视喜剧小品(如天津电视台摄制的《哈哈集》中的许多作品)是用纯粹的电视手法拍摄的,可说是电视艺术的正宗产品。实际上,就是那些看起来保持了一种舞台演出环境的喜剧小品,无论从题材选择、结构方法、表演风格还是从传播方式上来看也同样是电视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喜剧小品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电视,当然,它也以自己迷人的艺术风采为当今中国电视增添了几分魅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喜剧小品以逐渐成熟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荧屏地位,赢得了观众的心。 一 和早就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术小品、音乐小品、散文小品等相比,作为一种独立艺术表演形式的喜剧小品显然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迟到者。几乎是从有戏剧教育以来,戏剧小品一直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活跃在课堂上、校园里,是根据指定的具体情境由“学生自己创造他感到合意地行动逻辑,并用自己的言语去表现它”的一种表演技巧的训练方式。就是这种小品,在它第一次以喜剧形式对校园进行突围时,选择的方向就是电视艺术。1964年,王扶林、俞炜两位导演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地把一台由十几个喜剧小品组成的《笑的晚会》搬上了十分年轻的中央电视台(原北京电视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不过,这台晚会生不逢时,播出之后就成了绝响。这不奇怪,无论是当时的政治气氛,还是当时社会的审美时尚都不会允许这一艺术品种的存在。在《新局长到来之前》《五朵金花》等种种讽刺的、歌颂的喜剧都不允许存在的情况下,刚走出校门的喜剧小品也遭到当头棒喝,从此消声匿迹。当然,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艺术既不可能得到允许,也没有能力条件来为喜剧小品推波助澜。 喜剧小品真正走出校园,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在80年代。令人庆幸的是,如果说它第一次出现时道路上荆棘丛生使之步履蹒跚的话,那末这一次它不仅迈上了宽阔的大道(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登上了飞驰的列车——电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70年代还是希罕物的电视迅速普及,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电视拥有量已达2 亿多台,观众达8亿多,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电视大国的行列。 为了适应电视事业的发展,适应广大电视观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电视文艺也迎来了自己的大发展。各种文艺栏目如雨后春笋,各种文艺形式竞相亮相。此时的电视艺术界,过去动辄得咎的恐惧已经变为充满创造力的畅笑。喜剧小品就在这个时候如一粒饱满的种子跌进肥沃的土壤,迅速地生根、发芽、开花了。 我们记忆中最早的也印象最深的喜剧小品大概是王景愚的《吃鸡》了。它出现在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通过电视这一覆盖而极广的传播媒介,王景愚让亿万人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而喜剧小品《吃鸡》也让亿万观众知道了喜剧演员王景愚。有意思的是,这个小品正是六四年《笑的晚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出现可说是喜剧小品最初尝试的继续,也是喜剧小品正式诞生的开始。和它同时出现在电视晚会上的喜剧小品还有严顺开等人演出的《虎妞、阿Q 逛厂甸》、游本昌等人演出的《洗澡》、岳红等人演出的《卖花生》等,这些作品一和观众见面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可以说,喜剧小品是在宽松的气氛中和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重返荧屏的。 在其后几届春节电视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演出了他们的系列喜剧小品《拍电影》《烤羊肉串》《主角与配角》等等,其他一些小品也各显风采,如《送礼》《产房门前》《孙二娘开店》《芙蓉树下》等等。虽然这些作品还有些幼稚、单纯甚至粗糙,有些还带有明显的教学小品的痕迹,但还是得到了观众非常热情的认同和欢迎。 80年代中期,喜剧小品的创作、演出渐成高潮。86年,天津、西安已分别开展喜剧小品电视大赛,批量推出作品;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全国戏剧小品电视大赛推出了16个获奖作品。其后,演出频繁,大赛迭起,佳作云涌。各种电视晚会、栏目都有喜剧小品加盟。在万众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喜剧小品很快就从尝试性演出变成了重头戏,发展到后来甚至威胁到了它的喜剧前辈相声的地位。93年晚会小品与相声的比例已成2:1,94年晚会竟然出现小品7个,而相声仅占两席的现象。各省、市电视台的各种晚会和文艺栏目也推出了大量的喜剧小品。在这个数量极大的创作热潮中,一大批作品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受到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如《芙蓉树下》《烤羊肉串》《主角与配角》《产房门前》《超生游击队》《大米红高梁》《拜年》《英雄母亲的一天》《牛大叔提干》《打扑克》《我想有个家》《相亲》《张三其人》《如此包装》《有事儿您说话》《捡钱包》等。其中许多作品的人物、语言、细节常常成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艺术作品能使亿万人痴迷到如此地步的现象确实不多见。喜剧小品似乎并未经过多少酝酿、铺垫,就以很快的速度迎来了自己的繁荣,成了电视文艺一座引人注目的“飞来峰”。 二 十多年来喜剧小品艺术风格变化之迅速,其丰富性与多样化也令人瞠目,真正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