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奇迹是大人物慑服小人物的重要招法,每个重要宗教的创始人物都使过,只是有的不叫奇迹叫显灵。奇迹也好,显灵也罢,目的是让芸芸众生在不明就里的前提下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最后死心塌地地皈依。奇迹在现代越来越少了,它的不可知性使它不合时宜——不可知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然而近日报端关于《甲方乙方》的言辞,大多是对一个奇迹的描述而不是分析——那种惊叹与狂喜。我想知道的是:别人也拍一部这样的影片,比如《丙方丁方》是不是以及如何也能创造如此奇迹? 凭心而论,我对《甲方乙方》的票房奇迹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电影来说,票房永远是硬道理,同样凭心而论,无论从艺术上讲,还是从娱乐上讲,《甲方乙方》都算不得成功之作。从叙事上说,该片的几个故事之间缺乏联系,使整部影片显得凌乱——全片看下来,哥几个忙叨了半天,好像就是为了混上最后那顿饱饭(当然,那种不管不顾的办事劲头,对素讲脸面的国人倒是有些启迪);每个故事里面的笑料,充其量就是小品的水平:看片名,它讲的应该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买卖中,买卖双方(甲方乙方)之间的故事,可片中至少有两个故事(大款吃苦和知识分子没房)不见甲方,只见乙方或损自己的衣食父母(大款)、或自我催泪煽情(借房):从导演上说,除了片头葛优拾掇吉普车那个片段有些味道,其余的只能说是平平。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质量平平的影片,却在北京市场创了千万票房。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奇迹背后是什么? 《甲方乙方》是由紫禁城公司操作的,该公司的成名作是去年的《离开雷锋的日子》。那部影片在同类影片中的成功,绝不亚于《甲方乙方》今日的奇迹,而且当时的赞誉、惊讶和狂喜也与今日相似,更相似的是奇迹背后那莫测的高深。这两个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与票房成绩有关的不外乎几个因素:影片质量、社会心理、操作水平。我以为,单凭质量,这两部影片都不足以创造票房奇迹,它们也没有涉及特别抓人的社会热点,那么答案只能是:发行放映的操作是创造这两个票房奇迹的关键。正面的例子这两年有很多,比如《红樱桃》、《红粉》等片的操作;反面的例子也有,比如众星云集的《飞虎队》,片方在偌大的北京市场只收到9000元人民币——影片质量再差,也差不到比卖给电视台还便宜的程度吧?紫禁城的背后是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甲方乙方》和《离开雷锋的日子》奇迹的背后是发行放映业卖力的、成功的操作。目前的电影市场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片方与发行放映方的关系直接影响票房成绩早已是不宣之秘(这也是发行业的地方垄断性质所决定的),从这一点说,哪家电影制作机构有紫禁城这份福气?虽说上影有一条自己的院线,但在与永乐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令上影的片子在上海市场有时比外埠片子更不利。 紫禁城的奇迹确实能说明很多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奇迹的背后是电影经营规律——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真正的结合(院线制或其他方式),是中国电影生存下去发展起来的必由之路,谁先走这条路谁先受益,不走这条路,影片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制片业永远处于投资饥渴和投资恐惧(多拍多赔、少拍少赔、不拍不赔)的夹缝之中。这其实也就是电影改革的方向。当然,提高影片质量是自不待言的,但如何把现有影片的效益挖掘出来,在目前更重要。 从小的方面说,《甲方乙方》的奇迹背后还有两个启发。一是市场方面的,一千万这个史无前例的数字,说明了北京市场的潜力。在规模与北京相似的香港,港片的本地单片票房达到四、五千万已不算奇迹,扣除票价因素,北京市场做到两千万不是没有可能(据说中影前负责人对全国电影市场的预测在二、三百亿之间)。如果能对北京(或上海)这样的特大电影市场进一步挖潜,谈第二方面的启发——风格问题,就有了基础。近年风格问题令人头疼——京味浓了,害怕到南方不好卖;南方味既很难找到一个代表,而且在北方同样不好卖,怕来怕去,最后弄得什么味也没有,在南在北都不好卖。考虑这个问题是对的,但这样考虑,恐怕永远也找不到出路。如果一部好片在北京市场能做到两千万,京“味”即使在南方卖不动又有何妨?文化交流与影片,有相互适应,更重要的是“以强凌弱”,好莱坞的片子何曾考虑过适应中国观众?港片何曾考虑过适应大陆观众?恰恰相反,它们总是以自身的特点(味)去造就自己的观众。没“味”的东西,就像只有假主场的八一足球队一样,很难造就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观众,倒是很容易弄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坚持自己的“味”,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要有一个能够维持你这个“味”生存的足够大的市场,能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你这个“味”生存无忧,你才能行有余力向外拓展,在不变“味”的前提下去适应别类观众并把他们争取过来。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在《甲方乙方》奇迹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