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1945年,电影大师罗贝特·罗西里尼在底片缺乏、生活困难的情形下,拍摄了一部新作《罗马——不设防的城》,代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到1948年,维多里奥·德西卡摄制出《偷自行车的人》,该片先后获得国际间十三项大奖,使影坛为之震惊。 新现实主义电影进入台湾 1951年,德西卡导演的《偷自行车的人》在台湾上映,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当时,台湾电影界的贫困和意大利战后电影器材破旧、人才缺乏类似,意大利能将成本降到几千美元拍一部片,却能叫好又叫座,这是台湾影界最感兴趣的。 次年二月,已故剧作家赵之诚接办《中华日报》影剧版,请我支援写稿,第一天头条刊登我写的《意大利电影的奇迹》是台湾第一篇介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报道。文中强调意大利电影在困境中新生,自《偷自行车的人》放映后,让我们从豪华的好莱坞梦中醒过来,重新认识电影艺术朴素、真实的价值,断垣残壁比华丽的别墅更吸引人,衣衫破烂的小孩比华贵的王子公主更引人同情,而且成本极低。一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成本,不到好莱坞巨片成本的百分之一,但意片成品的价值却比美片有过之而无逊色。对于同样在贫困中挣扎的台湾电影业,该是最好的借鉴和鼓励。《中华日报》的影剧版出版,在新闻界引起很好的反应。当时报纸只有一大张,多数报纸还没有影剧版,次年各报增为一张半,才有影剧版。 1953年9月,《联合报》也开辟了一个包括影剧、美术、音乐、文艺、体育在内的《艺术天地》,由我主编,在内容上侧重影剧,又写了《意大利现实电影的喜剧》、《意大利的玫瑰现实主义》、《意大利影坛三代增辉》等篇,也请白克等好友陆续介绍意大利电影。由于舆论界对意大利片的热衷,增加了片商进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信心,进口了《罗马——不设防的城》《擦鞋童》、《人与狼》、《荒野的拥抱》、《面包、爱情与幻想》、《罗可兄弟》、《河娘泪》等名片,其中《河娘泪》最为轰动。其他报纸和影剧杂志对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有关导演的介绍也愈来愈多,无形中形成了一股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热潮。 1954年,中影总经理李叶为促进影业的新生,特请《新生报》影剧版主编兼影评人汪榴照进中影,主持制片业务。他力主拍新现实主义电影,尤其想拍《河娘泪》的台湾版。因为该片雅俗共赏,而且索菲亚·罗兰表演艺术的魅力很吸引人。台湾四面环海,人口比例中渔民占七分之一,比意大利半岛的渔民多。中影也有意投拍这种纪实的新片。 《碧海同舟》的尝试 1955年10月,中影终于开拍了一部新写实电影,即描写渔民生活的《碧海同舟》。据1956年3月26日联合报刊登汪榴照的《〈碧海同舟〉的写实风格》文中说:“《碧海同舟》具有朴素而清新的写实风格,全片的风格非常统一而和谐。至于人物性格的创造,也以渔村中所习见的平凡人物为蓝本,比较突出的只有一个日据时代的恶霸而已。”又说:“创造一种新风格之初,工作者所遭遇的困难是双倍的,以电影中的实景来说,大批人马困在旅邸中等候阳光,劳民伤财,还有看拍片的观众,他们怀着好奇心围观,‘却之不恭’,但对工作妨碍。至于临时演员,两眼直瞪,毫无表情,不能不佩服意大利人之富于戏剧天才,任何片中的临时演员都有表演天才。”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拍写实片的辛酸。据参加拍《碧海同舟》的李影,在他出版的《影剧生涯》中回忆:“我们出发到基隆金山间一处叫‘玛索’即野柳的小渔港拍实景,那里没旅馆,住民房,重温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体验,绝没有后来电影队拍外景那么舒服……下一步是阴雨天的难题,那时黑白胶片感光度很弱,大小灯光器材运到现场,摄影师华慧英能在小雨中拍出气氛,灯光师曹小炳也是一流,以手量光度,和测光表一样准确。阴天小雨或毛毛雨还勉强能拍,问题是整个月连续下雨,可是该片又排定农历新年上映,三个月内必须完成,不能不克服很多困难”。据1956年3月《联合报》刊登编剧钟雷的《碧海同舟》作者自白中说:“当寒流夹着连绵风雨袭击北部,导演宗由率外景队冒着风雨海浪,在野柳等地拍片,战胜大自然威胁,拍出海浪滔天的奇观,难能可贵!” 1956年,中影拍第二部写实片《锦绣前程》,是少年问题片,追随好莱坞1955年因《养子不教谁之过》掀起的描写叛逆少年的风潮而拍。 《绵绣前程》的剧本改编自刘垠的舞台剧,导演仍是宗由。但由汪榴照担任副导演,无疑有襄助作用。全部用实景拍摄,特制水底摄影箱拍潜水镜头,并由空军协助拍跳伞场面。有多位港星参加演出,是中影多项创新的进步力作,很博好评。该片女演员首次在亚洲影展获女配角奖。 世界写实电影的浪潮 6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虽已减产,但法国新浪潮兴起,并提出所谓“摄影机——笔”的理论,突破故事性、戏剧性,将摄影机当笔用,直接捕捉映像魅力,比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的取材和表演形式都更宽广,更自由。影响波及世界各国的影坛。英国最先响应,出现“愤怒青年”派、自由派;美国有纽约派、实验派;日本也出现新潮派;德国则有电影宣言。尤其1955年被认为保守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颁给低成本小制作的《马蒂》,使台湾电影界很向往。1960年的最佳影片《公寓春光》也是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