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国,电影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人对它尚比较陌生。一般说来,它是电影社会学与电影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与进一步细密化的发展,但研究的侧重点又和上述两者都有所不同,它着重探究特定的社会生活中萌发的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民族习俗、道德风尚以及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要求等,如何制约着电影创作的发展如何影响着观众对影片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等问题。 普列汉诺夫曾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性质“将一般地反映于人们的全部心理之上,反映于他们的一切习惯、道德、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之上。”〔1〕因此,“社会心理异常重要。 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2〕毋庸赘述, 社会心理对于文艺创作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文艺家不了解社会心理、不尊重社会心理,其创作就是“无的放矢”,其作品也往往和读者或观众的关注重心相背离,甚至南辕北辙,这样当然不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电影创作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同其它文艺样式相比,电影更具有通俗的、大众化的艺术品格,它的商品特性,使其对观众有更强的依赖性。如果广大群众对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以冷漠和讨厌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不管影片的思想内容如何正确、深刻,手法如何新颖、独特,都不可能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并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在电影史上,先锋派电影当然是有的,但它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电影艺术家所进行的一种艺术实验和探索而已,其观众对象也仅局限于“知识界精华人士”,供少数人玩赏。然而即使是这类影片,创作者也要考虑到其特定观众对象的审美口味。我国的电影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服务的好坏,最终还是要到广大观众中去进行检验,并由他们作出评定。而我们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观众群,如果电影艺术家对于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的变化了解甚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本质的把握,那么,电影创作就必然会和观众的审美要求相隔膜或脱节,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今天,随着电影活动社会性的进一步增强,电影的社会价值提高了,电影对社会运行机制的依赖性更大,电影受社会心理制约也就更明显了。正因为如此,作为把握社会各个不同群体心理倾向和观众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之一种重要手段的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拓展。 简言之,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注重运用电影社会心理学及其毗邻学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揭示时代、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嬗递变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具体评价电影作品是否真切、深刻地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否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并对电影艺术家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等作深入的心理学剖析和社会学说明。同时,它还应该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及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群与电影艺术家进行沟通和联系的一种重要渠道与手段。 (二) 若要正确地进行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批评家首先要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趋向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心理是指一种不规范的、处于模糊状态的社会意识,它包括社会政治心理、社会审美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其基本特点就是自发朴素性、日常经验性和群众普遍性。所谓自发朴素性,即指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经过思维的专门加工,是一种原始的、不自觉的意识。所谓日常经验性,即指它没有经过理论升华,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性意识。所谓群众普遍性,即指它往往会成为某一时期较流行的风俗习惯,并对人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社会心理即有复杂性、混乱性、狭隘性的一面,又有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社会心理也始终存在着两种彼此对立的成份:一种是积极的、进步的成份,另一种则是消极的、落后的成份。前者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后者则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违背。 为此,电影批评家在认识和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时,就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特性。既要通过调查了解,较全面地把握社会心理发展趋向和群众关注中心,又要对此作辩证分析,切实搞清楚哪些成份是积极的、进步的;哪些成份是消极的、落后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从事电影批评时,不致于对影片的社会价值和思想艺术水准作出错误的评判,也不致于要求电影艺术家去迎合部分观众某些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消极的审美心理。 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实际生活中的观众往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阶层性和时代性,其政治倾向、人生理想、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也各不相同,故而就会构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这些群体既有某些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又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对此,电影批评家也应有较清晰的了解。因为对于那些凝聚了各种社会心理关注点的影片,对于那些在社会各阶层中激起较大反响的影片,固然应该给予较高评价;但对于那些较深刻地反映了某一社会利益群体观众的心理趋向和审美理想的影片,也不应该忽视其价值和成就。前者如《焦裕禄》,由于影片成功地塑造了焦裕禄的动人形象,真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呼唤心理,渲泄了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干部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所以影片在社会各阶层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广受欢迎和好评。后者如《人到中年》,它则集中反映了中年知识分子窘困的经济状况、繁重的工作负担和执着的事业追求,在知识分子观众群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应该说,这两部影片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为此,批评家在批判影片的价值时,既要看其社会影响的大小,但又不能简单地以观众群的多少来判定影片思想艺术水准的高低,更不能片面地以不属于某种影片的观众群的社会心理来肯定或否定此类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