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是传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必将替代“应试教育”,为此我们在专业课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配合德育,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教育法》要求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过去专业课只讲教材内容,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为目的,而实施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融入教学之中。为此,我们给学生介绍“美菱”、“荣事达”等明星企业的发展史、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员工爱厂敬业的事迹,还请这些企业中的本校毕业生给学生上职业道德课,请他们介绍企业的现状、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以及企业对做出贡献的员工的回报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又激发起他们对专业课学习的热情。 二、改革方法,丰富授课手段 多年来,专业课教学大多是走“老师讲,学生听、凭考分定优劣”的“应试教育”的路子,学生的考分可能很高,但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诚然,专业课应该注重专业理论的讲授,但同时也要重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后者更为重要。我们在上课时除了原有的使用挂图、教学模型等方法外,还采用投影、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讲刀具的切削原理时让学生从录像中看到了刀具切削金属的过程、材料在刀具作用下的变形、刀瘤的形成原理及各种形状的铁屑形成的原因,既直观,又易懂。另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到车床等大型设备的传动原理时,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打开机床的主要传动部位现场教学,并启动机床向学生演示它的各种运动和加工方法;对于小一些的工装夹具和零部件,则将其“请”进教室,边教学边解剖,把书上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变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培养能力,适应形势要求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学校教育不仅应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思维和研究的能力,使他们离校后能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让学生参与教学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要讲深、说透,而一般内容则可以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方法去完成。如在讲授“齿轮传动”时,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是重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是难点,都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对于其它类型的齿轮传动,则可在分析它们与直齿圆柱齿轮的联系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还可留出思考题要求他们分析渐开线的各种性质在齿轮上的具体表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在给学生留出思考题的同时,通常还应给出相关的参考资料名称和目录,以便于他们的学习与研究。 四、增加内容,培养动手能力 现代化企业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中等技术员工,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纳入专业课的教学范畴,而增加技能教学内容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上量具课时,让学生用游标卡尺去测量螺栓、垫片、弹簧、销、键、轴承等常用零件,这样既可使他们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又能增强其对常用零件的认识;学习齿轮的几何尺寸时,让他们直接在齿轮上测量,使得齿轮上一些抽象难懂的参数变得容易理解;讲解凸轮机构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运动规律画凸轮的轮廓曲线,从而掌握设计凸轮的方法;在讲到钻削加工时,则让学生在砂轮上刃磨麻花钻头,再去钻孔,这样就学会了刃磨钻头和钻孔,同时还掌握了正确使用砂轮的方法。 五、突破界线,培养多能人才 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企业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着的市场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多能人才。因此,专业课也要突破本专业框框,加强与其它专业的横向联系,教授给学生多学科的知识。 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加入了家用电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电风扇、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讲解,同学们掌握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机械结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家电行业打下了基础。此外,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也日趋广泛,每个专业都应该开设计算机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拓宽他们的就业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