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专业口径、课程构建、教学组织方式以至教学方法等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已基本统一了对其“质”的认识,即培养生产、流通、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生产、流通、管理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需要,并能直接上岗的技艺型人才。但在这种“质”的规定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外延的界定,却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质,是通过对某个岗位、甚至是某个工种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分解、分析而确定的,具有鲜明的专门性,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的合理成份,主要在于其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特点。如果仅从教育自身的可操作性而言,“专才”教育无疑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从开放、发展的角度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专才”教育任人才素质结构对社会需求、教育能力对专业更动的动态适应上的局限。 首先从社会需求上看,“专才”事实上存在部分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调节下的人才流动实现的。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才市场的重要机制,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而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又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的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也将难以在竞争和选择中占据主动的位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都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不仅是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由此导致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旧的不适应的岗位不断消亡,新的岗位不断产生,即使是同一岗位,也不断注入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要求。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更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与社会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要有功能性的整合。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已不象过去那样欢迎技能、能力过于单一的人才,而青睐于那些具有相对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能力的人。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在新的社会需求特点面前无动于衷,仍津津乐道于“专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在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人才市场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最终将遭到社会的遗弃。 “专才”教育使教育本身也面临尴尬。“专才”教育是通过专业设置细化的途径培养各类人才,由于人才素质的专门化和人才智能结构的单一化,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人才的就业和再就业便显得缺乏弹性和空间,学校进行自身调节也显得十分沉重和复杂。在许多情况下,学校常常会陷入要么抱残守缺,培养难以在社会中找到立足点的毕业生;要么放弃已经形成的培养能力而又不得不在条件不足的专业领域艰难跋涉的“两难”选择之中。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拉力增大,学校必然用增设专业的办法给予回应。这样,学校就会受困于专业设置的不断膨胀和由此引起的办学条件的短缺,并为办学总体规模效益下降以及自我反应迟钝而苦恼。 教育的持久活力来源于其与外部世界、以及其自身内部各要素的互相协调,包括教育资源对目标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直接有效地介入和服务于社会生活,首先应该而且必须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追求与社会生活的最大限度的吻合。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更要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素质,同时又不能以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发挥能较好地克服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优势,另方面又要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弹性的“通才”。 当然,“通才”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它不过是相对“专才”教育专业面过窄、学科划分过细、学生的智能结构过于单一而言的,是特定领域内的“通才”。它体现在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了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过渡期,转岗亦不必过多的再培训。 “通才”教育似乎注定地会给教育运作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实际上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其对应策略是专业设置的综合化和集群化。学生兼顾多种能力主要是通过适当增加课时,通过通用知识,技能对若干不同(当然是相关的)能力的支持得以实现;或者是学生在宽基础的条件下,通过选修不同课程而达到的。学生不仅有基础学历的全面性,同时又有专业特长的发展。由于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技能,因而毕业后较容易适应各种工作。 二、关于知识理论传授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是经得起理论与实践检验的。但在重视能力培养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对知识传授的关注。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展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就明确提出“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学知”、“学做”就是强调了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两个重要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理论仍属整个目标体系的基本支承点。其依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能力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身心活动过程,尤其是知、行统一的活动过程,它需要众多因素的配合和支持。知识作为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并抽象出来的经验系统,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前提性条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因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形式和内容,实质都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长期实践丰富自己的技能系统,但假如知识理论这一前提性条件缺乏,各种技能就难以发生广泛的迁移,更难以把技能系统提升到手脑并用、感性与理性融合的境界,最终难以向能力顺利转化。由此,高等职业教育如果忽视知识理论的传授而去追求能力培养,那么结果只能是既无知识又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知识理论传授的重要性,其中也包含了研究保证落实“能力本位”的到位问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格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学科教育,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抑或完全的技能培训。其基本界点不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而在于内涵,即人才规格取向是理论与能力并重的智能式技艺型人才。相对于理论、学术型人才,他具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优势,而相对于体能式技艺型人才,他又有知识理论的优势。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与规格要求的统一。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理论贫乏对个体的直接认知后果,便是知识结构的简单化。这种人不仅少有求知欲望,而且不具备求知的能力。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面前,他们或者是反应冷漠,或者是一筹莫展。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显然是不能适应的。当然,学生要学会生存和发展,教育不仅要给予他们必需、够用的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获取新知识、新理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