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援助体系中,德国因援助规模大、覆盖面广、专业性突出,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对外援助国之一。2000年以来,德国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s)总量迅速上升,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在教育领域的双边援助高达33亿美元,占官方双边援助总额的12.7%。[2]2021年,德国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GNI)的0.74%,实现了联合国商定的官方发展援助0.7%的国际融资目标。[3]职业教育援助作为国际援助的具体行动之一,在德国对外教育援助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以“双元制”为国际品牌输出经验,赢得受援国的欢迎。在长期的实践中,德国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到底是“本国导向”还是“全球关照”,其行动逻辑主要有哪些考量,如何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及形成哪些特征?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德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基本动因,从而揭示其行动逻辑背后究竟是“权力—利益”还是“正义—公益”的战略意图。[4] 一、德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行动逻辑 在长期的实践中,德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战略。尽管不同时期其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无论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如何复杂多变,它始终坚持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服务文化外交发展的同时,帮助受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利益逻辑:维护德国国家利益,提升国际影响力 对外援助名义上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善意的目的,但实际上也是由援助国自身利益所驱动的。[5]德国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在对象确定、路径选取上都以本国的战略实施为基础,服务自身的国家利益,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1993年,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部长卡尔·迪特·施普兰格尔(Karl Dieter Spranger)在纽伦堡谈论德国对外援助政策时,明确指出克服贫困、保护环境和教育培训是其开展援助的三项重点工作,同时也强调对外援助要确保本国居民在法律保护下,自由参与选举和提出意见,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有利、对经济发展有益的良好秩序。[6]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积极回应联合国在2000年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2001年出台的《2015年行动计划:基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成为西方第一个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2016年,世界部分地区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全球危机。为改善这种状况,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与欧盟共同资助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开展为期6年的全球过渡发展援助项目(2016-2022年),重点为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提供农业、手工业和小企业方面的职业培训课程[7],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既能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缓解全球贫困危机,也有助于提升德国的国际影响力,维护其国际社会地位。德国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坚持把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逻辑:推广职业教育经验,服务文化外交战略 德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并把文化作为外交的“第三支柱”。德国双元制作为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典范,因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它在通过推广职业教育经验来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同时,输出文化力量来提升国家形象,进而服务文化外交战略的实施。 1993年,德国政府在《统一后德国作为文化民族在一个变化世界中的形象》中强调,要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国家间利益共同体,这对推动德国建立多边职业教育援助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8]2011年,德国外交部在《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文化教育政策:赢得伙伴,传播价值,代表利益》中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传播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经验。[9]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象征性文化符号,是其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金字招牌”。它在职业教育法律框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职业教育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与培训联合政企融资项目等方面[10],协助受援国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同时,输出自身的职业教育经验,实现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双元制在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密切合作、共同收益、高效协同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独特魅力,使其成为德国文化外交的助推器。它在服务文化外交的同时,促进自身职业教育经验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三)道义逻辑:承担国际责任道义,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认为,对外援助是一种“可用的道义”,它以慈善性质的资源转移为基础,实现最大程度的全球公正。[11]这既强调对外援助的公益性,也诠释了援助道义的合理性。德国在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进程中,遵循国际道义的逻辑,维持全球公益发展,尤其体现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 2021-2030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十年,也是加快推进共同愿景和应对世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12]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大会通过《巴黎宣言:向全球呼吁投资于未来的教育》,加快2030年教育议程(优质教育),提高国际教育援助的可预测性和有效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13]德国通过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提高受援国的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改善社会弱势群体、失业青年的状况,促进受援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教育工作合作服务的提供者,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呼吁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开展合作。2010-2017年,为提高印度尼西亚毕业生以及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投资23个职业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4]2019年,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委托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在肯尼亚引入双元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劳动力素质,减少社会青年的失业率,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5]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受援国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开发受援国人力资源,帮助它们解决民生就业问题,增进受援国对德国的认同感,提升其国家形象。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德国联邦政府国务部部长莎拉·雷格莱夫斯基(Sarah Ryglewski)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从政治上讲,我们必须全力以赴”[16]。可见,德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主动承担国际道义,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全球公益活动,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