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人街探案”“流浪地球”“战狼”等系列电影品牌在票房市场大放异彩的同时,系列电影开发也在逐步逼近转折性奇点。以“唐人街探案”(以下简称“唐探”)系列为例,《唐人街探案》以“黑马”之姿成功打响品牌认知,其后的两部影片票房也随着等而上之的制作投入及粉丝量级一路攀升。从产业角度,“唐探”系列无疑是我国标杆性的系列电影品牌。然而,不同于节节高升的票房成绩,“唐探”系列的口碑却成反比下降。事实上,《唐人街探案3》后劲不足的票房增长曲线已暴露出“唐探”系列叙事套路的颓态。“唐探”系列开发面临的周期性困境并非个案,国外众多系列电影品牌在累积一定数量作品后,类似的问题均会浮现。这便引出系列电影开发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系列性悖论:系列电影能否不断“再系列”?电影的系列性是否有终点? 在系列电影开发出现周期性困境的同时,一种颇为新式的系列电影风靡全球:“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小黄人大眼萌”系列(Minions)、“穿靴子的猫”系列(Puss in Boots)、《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2012)与《异形:契约》(Alien:Covenant,2017)组成的“异形”前传系列,以及尚在筹备阶段的“唐探”前传《唐探1900》。细观上述这些系列电影,不难发现他们都呈现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明显建置于“哈利·波特”系列(Harry Potter)之上,同样的互文性还存在于“神偷奶爸”系列(Despicable Me)之于“小黄人大眼萌”系列、“怪物史瑞克”系列(Shrek)之于“穿靴子的猫”系列、“星球大战”(Star Wars)正传与“星战”前传、“星战”后传、“星战”外传系列之间以及“异形”(Alien)正传系列与《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之间……我们该如何界定这种新式的系列电影呢?如将上述两者归为同一系列难免有些牵强,但要说两者毫不相关又明显不切实际,它们的市场运营策略及受众群体均高度重合。 这些现象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生产层面,为何近年来类似后者的作品大批量地出现?它解决了系列电影创作中的什么问题?回应了电影工业的何种诉求?在叙事层面,该类作品的创作是否有律可循,又有何价值?从接受维度来看,该类项目为何会成立?……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乎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对我国电影工业水平进阶与深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大系列开发”:作为拐点与起点的衍生电影 当前,众多学者在界定《神奇动物在哪里》《小黄人大眼萌》等作品时往往将其直接归为“哈利·波特”“神偷奶爸”等系列电影的开发序列中。①从宏观层面来看,这种分类并无不妥,然而,从更微观的层面来看,前者相较于后者在生产、叙事以及消费等维度存在明显区隔。在系列电影实践渐趋复杂的当下,系列电影理论也应深入至微观层面,更为敏锐地把握实践中产生的变化并对之进行细分讨论,丰富系列电影的理论内涵。事实上,“神奇动物在哪里”“小黄人大眼萌”等系列电影严格来说应被称为“衍生电影”系列:它们均衍生自已经成型的电影IP,利用后者中的人物、情节、背景等叙事元素讲述新的故事,并在系列化运营中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的系列电影品牌,是当下系列电影实践中的一种新模式。
图1.《神奇动物在哪里》剧照 追溯来看,衍生电影的议程设置与粉丝文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粉丝文化是衍生电影得以可能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观影期待上,不同于类型范式先验的预期规定,粉丝在观影过程中自主选择将作品“读作”什么,影片“较为抽象而宽泛的类型模式为一个针对影片本身的元文本所替代”。②粉丝针对某一作品的元文本构想以及由此引发的多重回声,成为后续衍生电影的素材库。另一方面,衍生电影同时也是对粉丝同人写作传统的模仿与挪用,同人创作成为衍生电影的“操作手册”。同人是“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创作”。③不难发现,这一概念与前述衍生电影的界定如出一辙。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同人创作是粉丝圈的文化生产惯例,而衍生电影是经由官方盖章认证的媒体文本。通过衍生电影,媒体生产者在“逆向盗猎”的过程中回收与模仿粉丝创造力。“‘官方’的媒介生产与‘无政府’的同人写作完成了对接”,④系列电影的系列开发得以打开新的创制思路、开启新的叙事转向。 “‘衍生’是一种目标明确的电影再生产策略,其运作方式是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提取出最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以这一文化符号作为基准进行扩大再生产,进而实现对原文化资本的补充,并形成新的可独立运营的文化资本。”⑤如果说原型电影系列的开发还停留在电影IP的线性发展,那么,衍生电影则是系列电影开发的拐点,将开发逻辑导向系列电影的“内生循环”。一方面,衍生电影能够扭转原型电影系列开发中渐行渐远且后继乏力的单向叙事逻辑,消解原型电影系列中积累的矛盾问题,同时格式化观众的观影期待,降低系列电影开发不断增长的制作成本。无论是国内的“唐探”系列,还是国外的“变形金刚”系列(Transformers)、“速度与激情”系列(Fast & Furious),线性的系列电影开发难度与口碑评价往往呈抛物线,早期成本的投入带来的是直接的票房或口碑升幅,但到了一个临界值后,等而上之的成本不仅成为系列电影开发必须承担的压力,其与市场反馈的换算比值也不胜往日。以经典系列电影IP“速度与激情”为例,作为已经推出10部系列作品和一部外传电影的老牌电影IP,“速度与激情”系列从早期单纯的赛车片发展到后期的赛飞机、赛潜艇,不断以更高阶的视觉效果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自证“速度与激情”的永无止境。其系列电影的成本也从最早的3800万美元一路蹿升至《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2017)的2.5亿美元。据悉,《速度与激情10》(Fast X,2023)作为完结篇,成本预估在3.4亿美元左右(见图2)。与水涨船高的成本相反的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在第七部达到自身系列投入产出比的巅峰后急转直下,《速度与激情8》创纪录的成本并未能维持系列票房的涨势,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均不及前作。在第七部以后,影片越发离谱的操作不仅让人瞠目结舌,也暗自昭示着“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黔驴技穷。尽管作为外传电影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Hobbs and Shaw,2019)未能扭转系列电影的票房颓势,但至少控制了成本的追涨,并在“创新”层面展现了新的可能。影片一改以往的家族情结,转而聚焦欢喜冤家的相爱相杀,故事发展到了另一向度,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新的体验。即使将《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放置在整个系列中不算力挽狂澜,但也实实在在地提供了新的系列开发面向;同时,其频繁的“点题动作”(大篇幅的飙车戏与劲爆的打斗场面)也让其以显著的系列性表征跻身“大速激系列”的序列中,成为系列电影“再系列”的可能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