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随着电影这种新型文艺样式传入中国以后,国人对它的了解和认识逐步深入,以及伴随着国产民族电影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一方面持续引入和学习借鉴域外各种电影理论批评的资源,另一方面则从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传统。在20世纪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也经历了自身传统的形成、变革与发展的历程。 如今,当我们要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批评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时,实有必要对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传统的形成、变革与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进行细致梳理和认真总结,以利于进一步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并不断为传统增添新的元素,从而使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建构和发展更加完善,也更加特色鲜明,并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出新贡献。 一 从电影传入中国至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初发期及其传统的形成期。在该时期,随着电影这一新型的文艺样式逐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随着国产民族电影的诞生,电影理论批评也开始有所建树。简括而言,该时期的电影理论批评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该时期国人对电影的认识还较为粗浅,尚未准确而深入地把握其艺术特征;为此便注重从中国传统文艺中寻找可以依傍和借鉴的对象,故将其和大家熟知的戏剧归为一类,把“电影”称为“影戏”,由此开始逐步形成影戏美学观及其理论批评。从最早发表的一些电影批评文章到当时相继出版的一些电影理论著作来看,均体现出这一特点。 例如,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一篇影评文章《观美国影戏记》(1897年9月5日刊发在上海《游戏报》第74号),就首次将“电影”称为“影戏”,认为“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该文在对电影特点和观影感受的直观描述中,表达了作者对电影艺术的初步认识。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篇影评使用的‘影戏’概念,在中国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①,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电影理论批评概念,此后许多电影理论著作和评论文章都以此概念来阐述电影艺术特性,注重强调电影与戏剧的近亲关系和相似性,其影响深远。 又如,中国第一本专业电影刊物《影戏杂志》(1921)的创刊人之一、电影编导顾肯夫在《〈影戏杂志〉发刊词》里也把电影作为戏剧的一种,他认为:“戏剧中最能逼真的,只有影戏。影戏在现代的戏剧里能占一部分的势力,也是在此;将来或竟能占到大部分的势力,也未可知。”②而早期电影编导侯曜在《影戏剧本作法》(1926)这部较早出版的剧本理论著作中也曾认为:“影戏是戏剧一种,凡戏剧所有的价值它都具备。”③正是在这种“影戏”电影观念的指导下,不仅早期电影创作借鉴运用了大量戏剧创作的经验和技巧,而且电影理论批评也基本建立在戏剧理论批评的基础上,即较多地关注影片的戏剧性,而常常忽略了电影性;只注重把“影”视为完成“戏”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很少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去深入研究“影”的审美特性和美学价值。 第二,当我们回顾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时,往往可以看出,从一开始,中国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早期中国电影界缺少思辨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论文与著作,作者的理论见解较多是通过电影批评文本表达出来的,许多批评文章在对各类影片及其主创人员以及各种电影现象的评介中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则往往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在理论层面的深入概括和提炼。正如罗艺军所说:“中国电影理论在形态上往往与影评合流,论评合一,以评带论;真知灼见的美学观点,旁征博引的理论阐发与直观的随感、抒怀并行不悖。”④显然,这样的概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最初中国电影理论的基本观念和理论见解常常萌生于一些电影批评的文章之中,并对此后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初期的一些著作,作者往往采用编译的方式,在将域外的各类电影理论著作进行译介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论见解;所以这些著作一方面较多地借鉴和引入了域外的各种电影理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译介者自己对电影的若干认识和理解,在“洋为中用”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该时期电影理论领域出现的第一批学术成果,如徐卓呆的《影戏学》(1924),郑心南的《电影艺术》(1925),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1926),周剑云、陈醉云和汪煦昌的《电影讲义》(1928)等一些著作,均是最早的电影理论收获。尽管这些著作大多带有译编性质,但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电影艺术的一些理解、认识和概述,它们为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最初的贡献。 同时,就该时期的电影批评而言,新闻广告式影评、印象—鉴赏式影评较为兴盛,是电影批评的主流。前者主要是配合影片的宣传营销而对影片的故事内容和艺术特点所作的简要介绍,大多以广告的形式刊登在报纸上;后者则主要阐述评论者对影片的一些直观印象和审美感受,既缺少理论方面的分析,也未能将直观印象和审美感受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但这样的影评在当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普及电影知识和开拓电影市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总体来上说,这类电影批评还较为稚嫩和粗疏,尚缺乏自觉的批评意识和批评方法的选择。 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有了较显著的变革和拓展,这与当时的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以及电影从业人员对域外电影艺术和电影理论的学习借鉴,并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影的认识与了解是密不可分的。该时期左翼进步电影运动的勃兴不仅改变了国产电影的创作面貌,使之出现了一大批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有效地提高了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品格;而且左翼进步电影理论批评也十分活跃,其成果丰富、风格鲜明、成效显著。无论是对于电影创作来说,还是对于广大观众的审美鉴赏来说,这样的电影理论批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简括而言,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