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技能型社会不仅是我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战略。[1]如果将技能型社会的“技能”限定于职业技能讨论,那么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职校生源就是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起点。进入普通教育轨道或职业教育轨道的选择权由学生及其家长掌握,他们对“普职”的价值取向及实际教育选择行为影响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质量与成败。遗憾的是,趋向普通教育、避开职业教育,即“趋普避职”是当下大部分人的共同心声与教育选择原则。这一现象背后暗含着复杂的影响因素。 马凌诺斯基的文化理论(以下简称“马氏文化论”)将文化视作多方面复合体,并通过“功能”与“需要”的对应实现文化与生活的衔接,其使复杂的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在文化视角下得到系统的探究。立足于马氏文化论,不仅有利于厘清“趋普避职”教育选择文化为何形成、如何变化以及转变为群体行为现象的机理,亦为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带来启示,这对技能型社会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氏文化论对教育选择文化的解释力 (一)马氏文化论分析框架的建构 马凌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是英国社会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构建的文化理论思想大纲主要体现在由其学生费孝通先生翻译手稿整理而成的著作《文化论》之中。在《文化论》中,马凌诺斯基以“需要”和“功能”为核心,展现出独树一帜的文化观。基于此,可建构用于分析文化生成、流变与行为转化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其一,文化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好、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而生成的,具体见下图中的区域1;其二,人类的生活需要具有历史性,随着自然与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流变,具体见下图中的区域2;其三,文化的全部意义与价值皆源自其对人类生活需求的直接或间接满足,文化作用必须与生活需要保持一致,这是文化发生流变的根本动力,具体见下图中的区域3;其四,既然文化总会或总将会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那么“遵从文化行事”就是人类的最佳行动原则,这是文化向人类行为转化的内在机理,具体见下图中的区域4;其五,生活需要包含着基本的生物需要、衍生的社会需要和整合的精神需要,任何文化都是物质、精神、语言和制度四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等。此理论分析框架具有普适性,可借其对具体文化现象进行有力解释。
基于“马氏文化论”建构的文化生成、流变与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首先,文化的生成对应图中的区域1。生活需要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同时存在。为使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类对自然世界加以改造,使其分化出人文世界,即文化。可以说,文化是被人为改造过的自然世界,物的一面规定了其根本属性,并且文化的创造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其次,生活需要的流变对应图中的区域2。生活的条件瞬息万变,致使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需要也在持续变化。在战争社会中,生存与安全等人类基本需求将得到“最高优先级”;在繁荣社会中,人们更加关注的则是自由、民主的追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高级需求。再次,文化的流变对应图中的区域3。新生活需要的出现,使得原本“文化满足生活需要”的平衡态被破坏,文化只有向与新生活需要相匹配的“新文化”形态转化,才能形成新的平衡态,从而重新确立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文化的行为转化对应图中的区域4。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文化总是朝着满足生活需要的方向发展,“文化功能—需求满足”的逻辑序列在历史上不断重复,这是人类群体形成“依照文化行事—获得需要满足”的思维定势与行动逻辑的历史根源。 (二)基于马氏文化论分析教育选择文化的适切性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不同的两种教育类型,本文所使用的“教育选择文化”是指公众于“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选择情境中,在物质、精神、语言和制度等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总体价值取向。 利用马凌诺斯基的文化理论及依据其所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一种具体文化现象的教育选择文化可以得到深入分析。第一,马氏文化论认为,文化因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存在和有意义,明确了教育选择文化产生背后具有深层次的生活需要动因。第二,该理论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不能以单一要素的孤立方式对其进行讨论,任何文化都具有物质、精神、语言以及制度四个方面,这为教育选择文化的分析提供了系统性视角。第三,从本文所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可看出,文化的发展是一段不断适应与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历程。在“文化总可以或总倾向于满足生活需要”不断反复的社会发展史中,人类形成了“追从文化以满足生活需要”的思维定势;反过来说,人类存在于“不追从文化将无法满足生活需要”的文化压力之下,这有力说明了学生及其家长做出的教育选择行为更多是迫于文化压力而非直接理性地考虑自身需要。第四,此理论分析框架表明,当新的生活需要已经出现而与之相匹配的“新文化”相对滞后时,即生活需求与文化功能发生错位时,人们仍受“旧文化”影响、仍以“旧文化”作为行事依据,这为解释“明明某类学校更符合部分民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他们却偏偏选择另一类学校”等教育选择怪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