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交替演进将社会迅速引入“新轴心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将打破职业教育单维办学的封闭空间界域,进而导向多主体交互的开放空间。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表明信息在产业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间发挥着难以忽视的媒介作用,产教融合的部署不仅是职业教育跨界办学的类型特征,也是对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现实回应。 目前,学界主要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界定、关系辨考、价值探究和困境破解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对于信息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较少深入探讨,鉴于此,为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来击破信息封闭的“办学围城”,有必要从要素、主体和空间维探讨信息在产教融合中的有机作用。但限于产业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的异质性,难免引诱双方展开信息博弈,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因此,为消解产教融合信息失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构建信息纠偏模型并根据相应困境对症下药,从信息对话、监管、传递和动力机制入手,实现产教主体在要素、结构和功能上的互融互嵌,发挥信息在产教深度融合中的加乘效应。 一、双链耦合: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系统的信息勾连逻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指出,要实现市场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供需平衡,各主体所持信息必须是对称和充分的。[1]于产教融合而言,信息能够帮助主体不断调整产教间的关联程度,在要素、主体和空间维达成共识,从而消弭不完全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产教融合信息勾连的要素均衡逻辑 信息要素理论(Information Element Theory)认为,信息由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所构成。[2]可以通过信息要素的持有质量、排列结构和应用实效,透视整个产教融合系统是否遵循信息生态的演进规律(见图1)。
图1 产教融合信息勾连的要素均衡逻辑 在信息要素持有维,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都需不断地同外界进行要素交互以填充发展之需,缩小要素供需差,实现信息要素价值的指数型增长,如:行业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市场需求、技术痛点、实训基地等发展要素;职业院校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理论基础、成果转化等补给要素。在信息要素结构维,由于信息的零散性,有必要构建产教融合信息要素的良性传受机制,实现要素在结构层面的优化组合。[3]紧紧围绕“供需要素结构均衡”这一发展理念,确保产教融合过程中专业布局和产业布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人才发展和技术层次等要素的均衡排列,以此避免因要素结构散乱而模糊决策的负面行为。在信息要素应用维,由于产教关系的紧密度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而逐步衰减,只有使各自的信息要素持续不断地嵌入彼此的发展过程,才能维稳二者关系。通过诊断职业院校招生、教学和就业情况,探寻职业院校办学的堵点,及时调整产教融合策略,实现要素的动态更新和有效集成,确保产教双方在要素应用层步调一致。 (二)产教融合信息勾连的主体接洽逻辑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Claude E.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主体决策时影响其行为发生概率的物质能量形式。[4]为实现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信息域中的思想和谐与行动同频,需重新审视信息在利益诉求和育人范式中的协调程度并做出相应调整,使信息成为产教融合内生发展的有效增量(见图2)。
图2 产教融合信息勾连的主体接洽逻辑 一方面,利益诉求协同。正如黄炎培所持观点,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5]为促进产业系统同职业教育系统广泛联络,建立产教融合主体间性关系,有必要调和产业系统效益至上的经济逻辑和职业教育系统育人为本的教育逻辑间的矛盾,使行动者有意识地变革“以己为中心”的思维导向和实践模式。从而充分共享信息来构建集体行动方案,优化职业教育再生产方式,形成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紧密合作机制,使产教主体能够破除信息沟通藩篱,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育人范式协作。产教主体需持续挖掘和利用信息,不断更新育人范式以适应时代所需。从教学方式入手,信息技术正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的职能,通过打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高效整合海量信息,使学习者不再拘囿于简单的技能训练,实现理论学习和工作任务的结合。[6]从教学内容入手,职业院校需要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动态,以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为生长点,序化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确保产教主体在教育内容上的信息对接。从课程模式入手,有必要以“模块+组群”为原则重塑课程结构,将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解构为不同模块,根据企业所需进行模块组合,打造适切的课程模式,抵御职业教育与产业世界信息脱节的风险。 (三)产教融合信息勾连的空间嵌合逻辑 耦合空间向度形成产教融合信息的立体化联结,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形成一种信息互嵌关系,是通过信息互惠使个体、集体乃至社会都能获得足够的能力去改善自身处境并为职业教育办学赋权的过程(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