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是关系执政党根基、政治聚合力乃至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课题。在民主治理场域中,人民对于执政党以及政府的政治认同更是直接影响人心向背、民主质量和治理效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夯实政治认同的重要性,他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①。作为中国式民主的核心标识与新时代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良政善治逻辑即是对人民政治认同的高度巩固。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主实践与现代化发展全球调查报告2022》显示,中国受访民众对本国的政府信任度、民主状况满意度、廉洁政府认同度分别为98.3%、98.3%、98.5%,这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发展道路赢得广泛支持。②因此,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作机理为楔入点,透析政治认同之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式民主的政治认同机制,不仅是规避“塔西佗陷阱”引致的“信任悬浮”“政治冷淡”现象的良方,更是“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③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认同何以重要:基于“塔西佗陷阱”核心症候的反思 古今中外,任何良政善治的巩固发展,都需要政治认同的支撑。爬梳学术史可知,该词由美国政治学家路辛·派伊(Lucian Pye)于1960年首次提出,指的是社会成员经过一定的社会化形成的对所属国家政治体制、理念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相应的支持实践。当前,学界关于其内涵的界定颇为丰富,“归属论”“反映论”“支持论”“情感论”“政治心理和行为统一论”不一而足。笔者认为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对于政治认同的构建与巩固,可以从因认同缺失而引致的“塔西佗陷阱”出发,厘清其意义所在。本质上讲,“塔西佗陷阱”背后的逻辑是公信力建设与民众政治信任、政治认同巩固的问题,作为关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其核心症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公信力丧失引发的认同悬浮 “塔西佗陷阱”的前置叙事是公信力的丧失,即公共信任产生风险。公信力意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信任力,“公共信任问题是公众对负有公共责任的社会组织的‘公共质疑’的累积,是削弱社会整体诚信度,引起社会道德危机的首因”。④事实上,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必然诉诸具体的公共事件,即风险源。基于失信事件的发生,公众的负面评价开始发酵,其后果则是风险传递及其社会性放大(无论政府部门如何发言、如何做事,社会都会给予其负面评价)。长此以往,社会与公众对于整个国家制度的政治认同即会产生悬浮状态,“政热民冷”“治理低效化”“向心力式微”等情况随之产生。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政治心理,由公信力风险引致的认同缺失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伸性,长期的认同悬浮很有可能塑造一种“一刀切”“一风吹”的社会评价,即以过往的政治失误衡量日后的政治政策与政治执行,以此时此刻的负面评价遮蔽政府他时他刻的政治努力,要改变这种刻板印象,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 (二)因认同悬浮引致的政治冷淡 长期的认同悬浮可能引致更为消极的社会后果——政治冷淡。事实上,政治冷淡主义除了对政治参与的疏离、排斥、恐惧之外,还有可能蕴含一种破坏政治团结的危险倾向:早在19世纪70年代,巴枯宁主义便以“立即废除国家”为指引大肆散布政治冷淡主义,对此,马克思讽刺道:“总之,工人应该袖手旁观,不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政治运动和经济运动上面。所有这些运动只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成果。他们应该像真正的教徒那样,恬淡寡欲,虔诚地高呼:‘宁愿让我们的阶级被钉在十字架上,宁愿让我们的种族灭亡,也要保持永恒原则的洁白无瑕!’”⑤即是说,长期且严重的政治冷淡具有极复杂的社会面相,它完全有可能走向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无政府主义。发展到今天,以政治冷淡主义为基底的后政治冷淡主义开始显现,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娱乐去消解政治、通过经济来化解政治、通过社会来反讽政治⑥,更为吊诡的是,后政治冷淡主义塑造了一种“以不参与政治的方式参与政治、以不讨论政治的方式讨论政治”的非正常“民主”空间。这种思想迷局落实到实践层面,即表现为“因认同悬浮而产生政治冷淡,反过来又以政治冷淡收编、扭曲正向的政治认同”的复杂境遇,成为掣肘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症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⑦作为掣肘政治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隐患,“塔西佗陷阱”成为中国共产党需要重点防范的政治难题,这不仅是因为认同缺失会导致政治离心力现象,更有可能为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提供罅隙。换言之,“塔西佗陷阱”内含的认同悬浮与政治冷淡困境,是从反向思维出发对政治认同重要性做出的有力确证:从思想层面看,要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迷思,必须以“政治认同”这一理论武器来透视、诊疗其叙事症候,从根本上廓清其思想迷局;从实践层面看,以人民民主为基点,通过巩固政治认同来克服公共信任削减、政治冷淡的问题,是规避“塔西佗陷阱”的治本之策。故以中国式民主的核心标识——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载体,探析其内在的认同逻辑,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必然选择。 二、拱卫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蕴含与公信力提升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功能之一即在于深度巩固人民政治认同,在民主的现实运作中促进公信力的提升。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式民主的核心标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集中阐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⑧此中,“全链条”指由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项民主程序相连接而形成的完备体系;“全方位”关涉的是民主各主体、机构与民主范围,即社会主义民主要在横向上联结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统一战线各机构,纵向上贯通国家、地方、基层各层级;“全覆盖”意指将民主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基于“三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追求程序正义与物质利益的彰显,更要求通过政治认同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推向至心性层面。学理上讲,政治认同的基础,是指对政治认同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其以“谁在认同”和“认同什么”两个要素为关键,主要包括绩效性基础(利益基础)、制度基础以及情感基础(价值基础)。⑨鉴于此,本文以“价值—制度—利益”机制为视角,透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属人性本质与认同机理,进而廓清认同悬浮与政治冷淡的内在成因,为规避“塔西佗陷阱”贡献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