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批评理论内涵及对中国科幻电影空间构建的影响 (一)生态批评理论内涵及研究现状 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旨在揭示电影艺术如何反映和影响我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如何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段,传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研究电影中描绘自然和环境的方式,探讨运用电影艺术表达生态主题的重要性,电影在影响观众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看法的同时,评估电影如何反映和传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电影对环境保护和促进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生态批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教育和电影制作中,以帮助制片人和导演更好地表达和传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在电影学中,经典生态批评理论Rosalind Krauss的《形式主义的眼睛》(The Optical Unconscious)一书中,Krauss研究了电影对环境的呈现方式以及这种呈现对观众的影响。Lawrence Buell的《环境想象力》(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书中提出了环境文化批评法,并通过对一些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分析来揭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想象。[1]此外,一些电影学家通过应用生态批评理论来研究电影中生态主题的表现和影响。西尔维娅·埃尔南德斯(Silvia Elena Hernández)是通过生态政治批评法分析拉美电影中的生态主题,提出关于环境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呈现和交织。詹姆斯·罗杰斯(James R.Rogers)和斯科特·斯洛卡姆(Scott Slovic)则是将生态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和哲学相结合,探讨电影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人与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批评视角来分析中国科幻电影中的空间建构,可以深入挖掘电影中的生态主题、环境意识和生态伦理观,进一步探讨中国科幻电影中的生态文化观念,促进我国科幻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批评理论对中国科幻电影空间构建的影响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影中的空间建构呈现出一种生态危机和生态恢复的主题,电影《后天》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描绘,警示人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问题。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崛起,科幻电影中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与未来生态世界的描绘中,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如《流浪地球》中地球环境崩溃,人类必须寻找新的生活家园,《垫底联盟》中架空的绿色城市和垃圾山,呈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批评理论借助科技手段,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在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相互影响和协同,通过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环保共识和行动,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1.生态美学批评法与科幻电影中的科技 生态美学批评法旨在研究电影中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美学呈现方式和其对观众审美体验的影响,探讨人类对自然界的美学感知和表达。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在空间构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将中国的科技发展融入了故事情节中,展示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造力。电影《流浪地球》中,通过创造巨大的太空城市、移民列车等形式进行空间构建,涉及恒星引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中国科技元素,打造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空间世界,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电影《天下无贼》讲述一群窃贼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盗窃,其中运用并展示了中国高铁和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等中国科技成果。与国外的科幻电影相比,场景设计、视觉效果与好莱坞等国际巨头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意仍缺乏创新性,导致观众对于电影的印象不深刻。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对于电影的品质和内容要求也逐渐提高。年轻观众倾向于喜欢电影内容更加新颖、题材更加多元、视觉效果更加出色、情感更加丰富的电影。中国的科幻电影产业相比西方较早涉足科幻电影产业的国家还比较年轻,展示价值的根本转变、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中国科幻电影的空间构建受到多方面制约,制作技术和经验也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尚且难以呈现出高度真实的虚拟世界,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2.社会生态批评法与科幻电影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社会生态批评视域下探究电影中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结构、文化和价值观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科幻电影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首先,对电影中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呈现和解读,揭示环境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关系,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空间建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些学者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科技、人类价值观等方面的关系。“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强调了自然和生态的重要性,“人与自然一体化”思想,认为只有在人与自然一体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2]其次,关注电影中人类身体和自然身体的关系,探讨环境对人类身体和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科幻电影中的存在与文明进步和人类自我认知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既是对于人类文明自我否定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于自然、宇宙的敬畏和尊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科幻电影中的表达,既有理想化和想象力的成分,也有现实性和批判性的因素。最后,研究电影中关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探讨人类对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科幻电影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随着社会环境和观念的变化,其所表达的主题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科幻电影的空间建构往往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未来”与“失落的过去”并存的状态,一方面表现出科技和文明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暗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科幻电影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表达了当代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关注和反思。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可能对人类生存带来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