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23)05-0067-10 doi:10.14003/j.cnki.mzysyj.2023.05.07 近年来,在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讨论中,地缘电影再次成为一个重要论题被众多学者加以关注。①在创作层面,也出现了“江南电影”“浙江新浪潮”“大湾区电影”“南方新浪潮”等概念的讨论。与当年西部电影举起地域电影研究的大旗相比,当下“南方”开始作为中国电影的一种地缘文化表达登上电影创作与学术讨论场域。从地理到文化地理,地缘电影不应只是单一以地域来划分的电影,而是应包含空间地域、历史文化、美学传统等内涵。因此,基于秦岭-淮河地域分界线的界定,也就是以江南、西南或岭南(不包含港澳台)三大地域片区为主要叙事空间的大陆电影,其中尤以浙江、云南、贵州、重庆、广州等为典型代表,从而形成了宽泛的南方电影轮廓。这些南方电影具备相似又各具特色的审美气质,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崛起过程中成为不可忽略的部分。“南方”意象在当下中国电影中的大规模涌现,以及随之而崛起的“南方电影”,是中国电影内在主体性的多样化表达,这为中国电影走向传统和世界的双向共汇提供了一条可能性路径。 一、“南方”作为方法与中国电影内在主体性的多元建构 20世纪60年代,“作为方法”的文化理论发端于日本,竹内好首次提出“作为方法的亚洲”这一命题。虽然竹内好坦言“即使我也不能很明确地对其进行定义”,但他提出了一种理解方法论的通俗性诠释——“作为方法,也就是作为主体形成的过程”。②随后沟口雄三、孙歌、陈光兴等中日学者相继提出“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方法的日本”“亚洲作为方法”等概念,形成了“作为方法”的文化研究思路与潮流,其核心的理论追求在于“通过强调关注主体性的形塑,强调内在的多样性,主张‘以世界为目的’,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方法论意义的‘批判性东亚话语’”。③“作为方法”的方法是亚洲学者在面对西方时的一种试图超越“东方-西方”“普遍-特殊”等二元对立思维,在全球化语境下从本土出发重建主体性的理论立场,进而获得“以本土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的结果。如果我们将该思路置于中国电影发展的范畴内进行思考时,其努力追求的不也正是“以中国电影为方法,以世界电影为目的”吗?而在当下,地缘文化与电影结合建构出南方影像新景观,一种摆脱了“北方-南方”片面方位认知的内源文化主体间性正在形成。因此,我们以“南方”作为方法来解读大陆电影中的南方和南方电影的崛起。 “南方”作为方法,一方面在于南方电影根植于其自然环境中,不断探寻主体的内在多样性。区别于北方地域的辽阔与干燥的气候,南方相似的亚热带气候与湿润的季风营造出其特有的美学共性,所处南方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它们又生发出迥然不同的文化气质:江南是被寄予人文情怀的风景胜地,其作为温婉水乡在影像中展现出波光涟漪的阴柔姿态,如《春江水暖》(顾晓刚)、《漫游》(祝新)、《郊区的鸟》(仇晟)、《柳浪闻莺》(戴玮),城市的商业化进程共同决定着其电影的表达建构;黔东南的迷离梦境以氤氲着水汽的浓郁影像呈现,《路边野餐》(毕赣)、《四个春天》(陆庆屹)、《无名之辈》(饶晓志)进行着亲情、人性与神秘主义的多元表达;《米花之味》(鹏飞)、《戎肯》(戈巴海培)、《转山》(杜家毅)等云南影像生动展示着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与彩云之南的风土人情;而岭南影像《雄狮少年》(孙海鹏)、《回南天》(高鸣)、《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则以深刻的镜像指向时代发展变革,探寻现代社会中的“南方”要义。这些表意不同的地理划带连接成意象上的“南方”共同体,构造出一个鲜活多义又有着某种内在一致性的南方影像频谱。 “南方”作为方法,另一方面是从地方的特殊性出发,多元化拓展大陆电影的表现空间。地方是族群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地域文化是扎根于特定区域并通过公共叙事反复形塑的精神集合体,无论是其覆盖面广、有代表性的江南文化,还是集合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为一体的岭南文化,都随着时代发展汇集入现代中国的整体文化中。因此,提出“南方电影”这一概念,实则是通过对我们自身文化基因的挖掘,还原南方作为文化主体性的意义,探寻本土电影在现代性和全球化趋势下的创作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影像文化打开中国电影通达世界的路径。虽然所论为“南方”,实则是要探究中国电影文化精神嬗变的来源和基础,可谓是“以‘南方’为方法,以中国电影整体研究为目的”。南方电影作为研究议题,是一个需要对其进行历史的、产业的、美学关注的影像整体,是中国电影内部多元主体性建构的空间“深化”,是对中国电影的自我发现与向内挖掘。 二、“消隐”与“再现”:文学与电影中“南方”表达的革新 “大凡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形成,虽是时代、社会的产物,其风格、源流又必受地理环境所影响”。④南方文化因其自然环境与漫长历史积淀而形成。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常年影响,高低起伏的地貌、纵横交错的河汊让南方人勤于精耕细作,也孕育了其新鲜活泼、安恬蕴藉的思维气质,呈现出特有的风骨与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