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台风“杜苏芮”登陆、宁夏银川烧烤店爆炸、湖南长沙自建房坍塌等突发事件带来了各类问题和挑战,社会安全风险日益增加,对应急管理的要求变高。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2]。虽然我国应急管理部在突发事件治理过程中表现出见事早、出手快、响应迅速,及时指导和协助地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并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突发事件愈发复杂和多变,给社会发展和基础环境带来极大的风险挑战,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发事件的突发性、风险性和社会公共性使得社会公众在重大突发事件防控和应急治理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信息需求。然而,由于公众群体对信息的认知、接收程度以及做出理智行为决策的能力不同,从而产生分层现象。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3]。因此,弱势群体的范围界定是相对性和多样性的。基于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与贫困地区人民等均为突发事件下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群受经济条件、周围环境、自身原因、文化水平等限制,导致对信息的认知、接收程度以及做出理智行为决策的能力较低,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弱。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且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背景下,为有效应对复杂多样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流程离不开信息共享。学术界关于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影响因素方面,Gil-Garcia等[4]通过政府内部分析得出影响组织间信息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组织、政策机构以及环境。陈玉梅[5]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归纳得出在应急协作中对信息共享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内的支持与协调、法律保障与监督激励以及外部环境。信息共享技术实践方面,刘大勇、薛澜、傅利平等[6]分析了应急管理的新发展趋势,提出要健全全球治理的技术与工具体系,通过研究全球治理的规则、技术和工具系统迭代更新,探索其具体的运作机理、流程和模式。张桂蓉等[7]从时序角度分析了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信息协作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说明纵向权威引导、执政理念转变、价值观推动、公共卫生事件触发、信息技术发展是推动政府应急信息协同结构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陈晓红等[8]、胡剑等[9]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突发卫生事件下的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应急情报体系的完善。关于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与信息共享研究主要包括:弱势群体信息共享困境方面,Johanna[10]提出弱势群体在获取、技能、态度或动机方面是影响其信息弱势的中介因素。刘婧娇[11]指出主流的数字鸿沟、信息不平等研究忽略了部分弱势群体问题。Andrew等[12]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使老年人感到更加孤立。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对策方面,熊琼等[13]提出发动“三社联动”机制,构建以社会资源供给为导向的网络体系,增强失独老人的复原力,以期减弱失独老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及未来的脆弱性。周晨[14]基于美国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经验分析,从法规体系、协同机制、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如何有序推进我国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目前政府或公共机构针对弱势群体搭建不同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了相应的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例如,首都之窗信息公共服务公益平台、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全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联盟等。 上述研究表明,弱势群体是突发事件治理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如何将外部扶弱与内生自强相结合,形成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与特殊性的突发事件防控体系,从而解决弱势群体在突发事件中所处困境,让弱势群体变成主动适应风险并具有危机处理能力的行为主体,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技术结合,构建相应的应急信息服务平台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挖掘弱势群体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困境及深层根源,以此构建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突发事件的治理效能。 一、突发事件防控实践中弱势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 各社会主体应该公平地共享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然而弱势群体受制于主体自身因素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处于一种信息权益失衡的样态。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构建政府及多主体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将成为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分析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弱势群体在防控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结合分析结果进行平台构建。 第一,生理机能衰退,健康管理能力薄弱。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减弱,调节能力降低,通常患病比例较高,而部分弱势群体本就存在生理性缺陷。这些人群由于生理机能制约,身体素质较弱、抵抗力不足,无法较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需要特殊照顾。面临突发事件时,这些人群作为易感人群及高风险人群,一旦受到威胁和伤害,在身体恢复与精神治愈上比其他群体更具难度。当前,对于弱势群体的应急管理措施相对较少,还未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防控体系,在部分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前期对其制定的管理预案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弱势群体健康信息,在突发事件治理过程中能够快速与这类易感、难治愈群体对接,帮助其得到及时救助,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防控难关。 第二,信息感知受限,应急响应速度迟缓。弱势群体在突发事件中对于信息的需求尤为重要。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占总人口的6.34%,最常见的五种残疾集中于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和智力。另外,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抽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总数为39531人,占比约3.21%。这部分存在身体缺陷、文化水平低下的弱势群体会对突发事件信息产生认知障碍,导致接收信息不及时、获取信息不全面等现象。突发事件通常可以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及事件恢复期。通常危机潜伏期主要是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强调情报信息的发布、预警信号的全方位接收和应急主体的及时响应。在这一阶段,部分弱势群体由于获取信息来源有限、接受信息相对缓慢或抱有轻视心理,导致预警信号接收迟钝或认知不够清晰,从而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错过最佳预防时机。事件爆发期和危机蔓延期强调应急信息共享,时刻关注突发事件发展趋势和方向,通过信息传递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然而,在此过程中,部分弱势群体容易被疏忽管理,出现无人照看、无法得到物资发放信息及获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由于其认知、辨别能力有限,加上获取信息渠道相对闭塞,无法得知最新政策制度,不能及时接受相应社会援助,如果获取到虚假信息,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可能会采取不正确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从而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事件恢复期则是针对事后的恢复及反馈,主要通过实施相关措施进行善后保障,并发布政策寻求各主体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