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行政党政治的现代国家,政党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主体,政党要想获取政权并在执掌政权后有效治理国家,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古今中外的诸多经验教训表明,只有形成有效的政党治理,执政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推动国家建设。于本质意义上看,政党治理是对组织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修正改造与动态调适。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从深层次决定了它必须对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修正,以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使命追求和精神气质。基于此,以全面、从严的方式加强管党治党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实施政党治理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因此被看作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先进性特质和先锋队禀赋受到侵蚀后采取的一种管党治党方式和系统性构造。那么,管党治党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经过了怎样的演进历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构建历程彰显出哪些特征?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治理效能如何?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政党治理:现代政党政治的重要命题 政党是近代政治的产物,伴随现代政治生活不断成长。对于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而言,要想应对危机、维护政治秩序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世界政党政治实践表明,“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也就没有产生持久变革和化解变革所带来的冲击的制度化手段,其在推行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的能力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①。然而,不同的国家性质内在地决定了其政党具有不同的特质。“在那些传统政治制度或崩溃或软弱或根本不存在的政体中,政党的作用就完全不同于那些生存于具有传统制度延续性的政体中的政党了。”②梳理世界各国政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西方国家政党的建构逻辑及运行状态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政治有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对中国来说,“选举工具”“中介组织”等表述很难适用于中国共产党。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共产党具有与西方政党所不同的产生逻辑和政治属性的深层次原因。 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人民遭受多重压迫的凌乱图景,迫切需要一个先进组织来挽救民族危亡。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政治组织和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探索,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受到马列主义思想洗礼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反映群众呼声、将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这种特殊时空背景下产生并把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自身建设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中国共产党看来,要想担负起这一使命就必须首先使自己强大起来。而要使自己变得强大,就必须以严肃、果敢的态度对自身实施有效治理,以保证自身肌体健康。 从一般层面看,实施有效的政党治理是所有政党都必须面对的议题。但是,从政党比较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下政党治理有着不同的逻辑。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区别于西方政党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西方政党治理是基于结构理性主义的政治反对理论。在它看来,“结构性的反对机制是维持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所必需的;同体不能实现有效监督,有效监督必须建立在异体性的结构之上,民主政治必须要有结构上的替代性力量”③。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政党治理主要是依靠独立于执政党之外的反对力量的制衡,这一点与中国的政党制度有着明显差异。在中国,“政党在国家治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以政党为中轴而建构,整个国家治理过程由政党主导而展开”④。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党政治蕴含着“治国必先治党、强国必先强党”的独特逻辑。“这一逻辑既是中国现代国家治理的优势,又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监督约束政党权力、治理政党腐败、锻造纯洁肌体、改善政党作风、提升政党能力、获得民众拥护等成为现代政党治理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⑤也就是说,中国的政党治理不是依赖外部反对力量的钳制,而是依赖自身的主观自觉和主体理性。 这种主观自觉和主体理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了清晰呈现。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弱化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和违背初心使命的行为做斗争,提高防范风险的本领,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正因如此,有效的政党治理被看作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政党治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严肃正视和深刻反思自身问题的主体自觉。它不仅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旧秩序的推翻者和新秩序的缔造者,充当现代国家的建构者和领导者,而且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显著的领导优势、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从而为中国之治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 二、从“伟大的工程”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国政党治理的系统性演进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政党治理是在审视外部环境过程中为回答何以执政、何以长期执政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主观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推动管党治党从“伟大的工程”向“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演进。 1.“伟大的工程”蕴含着政党治理的雏形 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受到重视。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发展,加强政党治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这个过程中,一大党纲、二大党章都做出了相关规定,对革命战争时期管党治党亟须重点解决的反贪污等问题做出了初步摸索。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要将政党治理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最早将党的建设作为一个“伟大的工程”是在1939年10月。当时,党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正式创刊,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发挥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⑥,并将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加强自身建设、实施管党治党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大党,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的问题。为此,要加强党的建设这项“伟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