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23)03-0100-07 影视批评是当前批评领域中话语生产最为活跃的板块,原因在于影视批评在所有批评中门槛最低,获得的关注度又最高,这促成了影视批评话语生产持续的动力。而随着影视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影视批评已经成为介入整个影视产业运作流程的重要环节,与产业利益的共生关系使得影视批评的现实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不但体现为影视批评自身成为一种生产资源,拥有强大的经济变现能力,同时影视批评也对影视产业本身的运作和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影视批评在新媒体领域经历批评的营销化与批评平台的传媒化等深刻转型的同时,也面临影视批评作为“主体”趋于自我消解的风险。由此,当下的影视批评领域陷入了一种悖论,即伴随着影评人渴望已久的“评论为王”时代的到来,评论也开始遭遇自我解构的风险。这种解构的动力,既来源于影视生产外部环境的改变,诸如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大众市场的崛起等,也归因于这一语境中不同批评话语之间的互相挤压以及批评性质的嬗变。如何全面把握当下影视批评的话语生产以及它在影视产业链条中承担的功能与作用?将视点聚焦于当下影视批评中比较突出的“强制阐释”现象,是较为合适的观照视角和研究路径。 “强制阐释”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江教授,他于2014年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强制阐释论》一文,指出当前文学批评领域存在“强制阐释”现象,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并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混乱的认识路径”四个方面,强调“阐释”需要回到文学理论与批评所置身其中的文化语境。[1]5“强制阐释”的提出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八年来,张江教授围绕这一话题,持续不断地进行探讨,朱立元、王宁、周宪、陶东风等众多理论家的加入,将“强制阐释”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虽然,在一些具体概念以及特征的阐释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强制阐释”这一现象的存在基本获得了公认,并已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分支。 参照文艺理论界对“强制阐释”基本特征的描述和阐释,以及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场域的不同语境以及形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强制阐释”症候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而且,相比文学研究领域,“强制阐释”在当前影视批评领域中体现得更充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生搬硬套的阐释方式和本末倒置的逻辑理路 在具体批评活动中脱离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对西方文化理论生搬硬套的文本阐释路径,是文学批评场域中“强制阐释”的重要症候①,这在影视批评场域的学院派批评中亦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不但因为学院派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本身具有亲密的共生关系,而且因为当前的影视理论体系来源于西方,部分理论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当前影视研究界提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梳理的主张,一方面来源于当下影视领域试图摆脱部分创作流弊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当下国家崛起以及人民文化自信诉求的现实背景。因此,倡导“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进程中寻求自我身份确立的重要表征。从这一意义而言,批判当前部分影视批评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的“强制阐释”倾向,和呼吁“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具有内在呼应关系,本质上属于同一个问题。 当前影视批评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还进一步表征为批评文本内在架构方面存在理论喧宾夺主的倾向。如近年来在学术期刊上越来越常见的一类标题,诸如《拉康镜像理论视阈下英雄人物角色塑造分析——以〈长津湖〉中伍万里形象为例》②《拉康镜像理论下小人物的重塑——以电影〈八佰〉为例》③等等。标题的语句结构即蕴含本末倒置的行文逻辑,因为批评的核心要义是运用理论来指导影视文本分析,而不是将文本作为案例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在逻辑理路方面,这类批评完全契合了“强制阐释”的“混乱的认识路径”这一特点,即“理论构建和批评不是从实践出发,从文本的具体分析出发,而是从既定理论出发,从主观结论出发,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1]5。从标题的语义来看,显然这类论文对理论问题的演绎和验证才是其核心部分,而关于文本本身的分析被降格到非主体性地位,这显然是影视批评文体的一种异化。 这类以理论验证为主的批评写作模式的流行,部分来源于学术圈的“内卷”。随着期刊资源的日趋紧张,学界对影视批评学术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导致学院派内部批评者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不少作者在批评写作中为刻意彰显其“学术性”以及“创新性”而成为“学术杠精”“理论戏精”。“现在很多评论文章并不是要展示他对于这个作品或者现象的感受,而是在展示读过的理论文章有多少,或者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多么长。”[2]著名文艺理论家刘斯奋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呼吁“应该把文艺批评的学术关注点,转移到作品的艺术个性上来”[3]。部分影视批评将理论的喧宾夺主和削足适履作为一种学术含量和成色的外在标签,不但导致理论阐释和文艺批评之间的界限日益消失,而且导致传统的影视批评文体被边缘化,尤其是一些重个体观感、重审美感受的批评被贴上肤浅、缺乏学术性等标签。这不但是当下影视评论缺乏学术地位的深层原因之一,而且也给学院派影视批评写作带来了极为不良的价值导向,导致学院派影视批评进一步和影视实践脱节,制约了批评本身的大众传播功能,也局部弱化了批评对创作的干预和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