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3)05-0076-(10) DOI:10.13852/J.CNKI.JSHNU.2023.05.007 近年来,电影的观众问题越来越受学界和业界的重视,相关的讨论及言说不绝于耳,电影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观众的行为态度已成为基本共识。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对观众的研究有时是滞后的,特别是对当下观众观影行为的诸多变化缺乏即时的、系统的跟踪和考释,那就难免时常似是而非、应对失措。 那么,近年来中国观众的观影行为到底有哪些新的或者说值得关注的变化?它们为什么会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和启示?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做一些具体的解析。 一、关注话题性,成为选择电影的首要元素 饶曙光曾多次强调:电影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其话题性也是决定影片票房走势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千方百计提炼乃至制造影片的话题性,并且能够让话题性不断地传播、散发,形成一时的文化热点、社会热点,才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话题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话题性是万万不能的,万万不可粗心大意”。①这是他近年反复强调,也是笔者极为赞同的一个观点。话题性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在网络数字时代,为了挣脱众生喧嚣和海量信息的遮蔽,人们总是更关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实际、汇聚社会热点的共同话题,而且因为话题性既是一种注意力资源,也是一种议程设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配置和生产力要素。影片话题性强,引发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就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好;反之,话题性弱,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观看的频率和相关的效应就差。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长津湖》之所以成为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累计票房57.75亿,观众人次超过1.2亿),除了恢宏壮阔的战争场面、非同寻常的英雄气概以及国庆节烘托的节日效应,主要还是因为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对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有了更多、更切实的内在感应和诉求;同样《你好,李焕英》的爆棚出圈,固然有贾玲喜剧特有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以及穿越跨层的巧妙结合、整体节奏的合理掌控等诸多缘由,主要还在于其浓烈的亲情内核成功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思亲的“母题”引发了国民的情感共鸣。这两部在中国电影史上票房领衔的影片,前者以家国情怀在国庆佳节发酵,后者借母女情深在春节时段进发,适逢其时,恰到好处,注入了有效的话题性,吸引了超量的注意力,最终产生了矢量的社会和艺术效应。可以说,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的凯旋,是话题性的胜利。借此,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荣获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尽管有著名导演尔冬升掌镜,意旨情真意切、画面美轮美奂,但因为表达的只是60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与现代主体观众的生活实际较少交集,几乎没有掀起波澜。影片从2022年9月上映至2023年4月,票房只有3611万,观众人次不足百万(在该片上海首映式上,笔者曾用“真实”“真诚”“真情”和“大爱”“大情怀”“大气场”总括向观众极力推荐,但与剧组交流时也坦陈,影片的市场反应恐不容乐观,结果不幸而言中)。同样,邀请了成龙、吴京、于荣光、释彦能等一批著名动作电影人参演的《龙马精神》,堪称近年武术片的鸿篇大作,但其市场反应却远远低于预期。有人批评该片故事缺少创意,有人埋怨女主角没有选好,其实这些只是枝节,症结还是影片有没有话题性、能不能吸引注意力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在AI汇聚发力、“星舰”开始飞奔火星的年代,龙虎武师与“赤兔”之间相伴相守的守成经历,更像是一曲时代挽歌,已经很难和当代主体电影观众产生共情共鸣了,即使成龙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因此,尊重电影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逻辑和规律,切准社会热点,寻觅时代话题,对于电影来说已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课题了。 有人会问,话题性如此重要,是否意味着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能够“制造”话题,以“注意力”“吸引力”求胜?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需要我们对今天这个数字多媒介时代的特点具有清晰的认识。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合流,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和不断提升,导致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的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地域和人际的限制,使人们能快捷、平等、无差别地接触到各种新的思想和文化资讯。人们的注意力极为分散,并日趋分化,电影作为文化艺术龙头的主导媒介地位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不再稀缺,而注意力成为最为难得的稀缺资源。中国电影产业要突出重围,实现良性发展,必须革故鼎新,顺势而为,具体说来就是需要更加善于运用作为“通用代码”的社会议题,注入更多“注意力”要素,搅动话题酵母的魔力,合理并有效地调动人的肾上腺素分泌水平,以最大限度地留住存量观众和吸引增量观众。正如Indigo影业的创始人尼古拉·朱利亚诺所说:“要让一部电影在票房上大放异彩,就必须有吸引观众的东西。”②《今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甚至说:“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为一种力量”,“对所有人来说,对于意义、对于社群的追求,将有可能变得比对工作的追求更为重要”。③国内的一项调研也证实,在众多影响青年观众收视选择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所在社群的热点话题讨论度”,占比达到78.2%。而“媒体或平台推荐”“朋友或同事推荐”因素虽然排在第二、三位,但影响值只在60%左右。④ 由此可见,从电影整体和全局发展考察(少量“纯艺术”创作除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内容设定应该成为当代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旨归,像《海的尽头是草原》《龙马精神》等电影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无疑都是有价值和不可或缺的,对于它们,既然也要进入市场,那就需要能动地变换讲述方式,处理好历史和现实、主体和客体、影像和观众的关系,更好地找到与当下话题性和注意力的结合点,通过创造性建构有效地实现创新性转化。否则,维系简单的再生产都会成为问题,哪里还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呢?正如张艺谋最近所说:“电影如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这是最要紧的”,“只有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电影才是强大的,电影产业才是强大的”,因此,“支持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其实就是要争取更多人观看”。⑤而这一切的逻辑起点,就是电影必须具有话题性,能够吸引注意力,如果电影的表现与表达与当下社会生活若即若离,甚至“八竿子也打不着”,只是艺术家的“嘤其鸣矣”,怎么可能“神之听之”,“吸引”和“争取”观众,产生影像预设的共鸣反馈和饱和效应?因此,电影和世道人心须臾不可脱节,影像与人民大众务必心心相印,关注现实、关怀人心、关切人切实的精神需求应该成为主流电影创作的不二选择。